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如何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经济大家谈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张占斌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今年5月以来,特别是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为“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

如何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一起来看。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是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国际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选择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需要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以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和发展作为落脚点之一。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发展要更加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从美国、日本、德国等这些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一旦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要逐步从外向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十多年前这一规律开始显现,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超过60%下降到2019年的31.8%,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配置要求大体一致。

过去,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大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现在,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总体上进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阶段。靠原有发展模式无法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新的双循环发展格局,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消费升级换代的迫切需要。我们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强劲,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加快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国内大循环是可行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目标,我们有着充分的主动权,政策工具也有很多,对这些优势,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判断、认识和信心。应当说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补上消费市场的短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更好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的应对

我国过去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原因在于,我国在生产要素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后进行全球竞争,我们有巨大的竞争优势。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战略。过于依赖国外的市场,对国内市场开发利用不足,尤其是不能有效地用好逐步扩大的市场容量这一重要竞争优势。近些年来,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廉价的生产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

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美国对中国的判断发生了变化,政策发生了变化。美国害怕中国赶上甚至超过自己,因此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发展。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际环境、国际局势快速变化,美国决策者扬言与中国“脱钩”,并开始加紧“去中国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步入到一个新时期、新阶段,由于经济增长长期乏力,导致全球化的一些成本全面显化,收益下降,进一步导致各种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等现象出现。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各国原本存在的差异和猜忌进一步暴露,加剧了分歧、对立和撕裂。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多年以来,范围最广也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危机,使全球供应链出现了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简单地以原有全球化策略进行发展变得不符合实际。因此,在全球化重构的时代,我们在战略和政策上必须进行调整。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经济开始“内卷化”。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可以说,立足国内经济循环,办好自己的事情,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际循环,形成双循环互动。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也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从国际环境的角度看,无论是“隔离”现象、“孤岛”行为和“逆全球化”思潮,还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试图发展独立产业体系的可能性,都需要对国内国际循环体系进行再部署、再调整。从国内环境的角度看,国内良性循环体系的建设,对于形成“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原则。当前,应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快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改变出口导向战略形成的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

国内经济循环在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发现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在这些瓶颈问题上进行全面突破。同时,未来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要考虑到国际循环可能会发生一些极端现象。为了减轻这种状况的冲击,我们必须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这就需要对国内经济循环的短板进行更深入地梳理,提高国内经济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国际经济循环,而是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更加依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在提高经济循环能力的同时,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8月第3期

原文责编/周素丽 臧雪文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战“疫”说理】如何把握疫情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战“疫”说理】“无接触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战“疫”说理】新基建将如何发挥新动能

【战“疫”说理】民营企业是稳外贸的关键

【战“疫”说理】政企合作的抗疫经验

【战“疫”说理】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优势凸显

【战“疫”说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战“疫”说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创新经济治理

经济大家谈 | 这三个重点领域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经济大家谈 | 王一鸣: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危为机

经济大家谈 | 唐任伍: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在行动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要注重绿色发展

经济大家谈 | 稳投资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要实现“五个结合”

经济大家谈 |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的多重逻辑

经济大家谈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提振消费,助推经济增长

经济大家谈 | 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打造经济新优势

经济大家谈 | 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大家谈 | 科学推进新基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经济大家谈 | 推动新时代西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经济大家谈 | 构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经济大家谈 |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经济大家谈 | 协同发展“夜经济”,打造惠民富民新的增长点

经济大家谈 | 在常态化防控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充分把握新基建的核心与实质

经济大家谈 | 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

经济大家谈 |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大家谈 | 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把握战略机遇,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经济的产业图景

经济大家谈 | 让经济自我回升更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化危为机:战胜经济风险的智慧

经济大家谈 |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起点

经济大家谈 | 全力保护企业生产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经济大家谈 | 以创新为动力,把握新增长之“机”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刺激消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向好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经济大家谈 | 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经济大家谈 | 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

经济大家谈 | 在国际数字经济建设中贡献中国智慧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经济大家谈 | 下半年经济工作如何实现稳中求进

经济大家谈 | 以“双循环”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大家谈 | 提速新基建 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经济大家谈 | 数字经济塑造了新的生产力

经济大家谈 | “在线新经济”何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经济大家谈 | “新消费”释放潜能动力足

经济大家谈 | 建设大都市圈,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经济大家谈 | 以高质量发展开创旅游业新局面

经济大家谈 | 在变局中找到中国的战略机遇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释放“新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经济大家谈 | “代经济”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

经济大家谈 | “云经济”迅速崛起背后的强大动力

经济大家谈 | 使人才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济大家谈 | 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经济大家谈 | 以双循环格局提升产业链水平

经济大家谈 | 科学认识城市发展规律,让城市更高效更宜居

经济大家谈 | 银发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得力引擎

经济大家谈 | 零工经济激活就业潜力

经济大家谈 | 全面激发居家经济的发展动能

经济大家谈 | 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