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经济大家谈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黄卫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科学决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各环节发展任务艰巨。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以及经济动能的可持续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继续前进,从全面小康,奔向富裕,实现发达。按照中共十九大中国经济发展三个时间节点的部署,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达到的经济目标非常明确,“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基本动力,在大方向和路径上,十九大也给出了明确答案:“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对于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可持续动力的考虑,应该是“两个驱动加一个基础”。第一个是市场驱动,尤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个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两个驱动必须建立在一个诚信有序市场,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市场配置资源才可能有正面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因此,要进一步建立诚信有序的市场体系,并以此作为配置资源的根本。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出台,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贯彻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总方向,并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确定了改革的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健全制度,创新监管;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通过价格机制、运行机制、分配机制的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在2012年之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清晰的。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这样的区域发展格局脉络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始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接下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沿长江经济带,继而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三次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南全省建设自贸区,之后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形成一个十字形状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西部是四川盆地及周边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组成的成渝经济区,沿长江而下,大武汉、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环鄱阳湖经济区形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东部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规划,中国北部的西安、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发展带,以及“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南部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全面开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更加明晰。这样,在创新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诚信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加之以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布局,中国特色以内需主导、全方位开放的经济发展的路径正在逐渐形成,为中国在小康之后的发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着坚实的动力基础。

与此同时,在中国日益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情况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从底线思维出发,中国经济的转型调整、动能转换是否“到位”,适应性是关键,也就是既要适应国内内部经济、社会条件的各种变化,又要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思想和工作准备。

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弱有所扶”是中国社会以人民为中心底线思维的体现,对弱者不仅同情,而且要扶助。一个社会不同群体可以有收入、财产的较大差距,但全社会对弱者必须有扶助的底线思维,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也才能够在文明安定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完成小康之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0年6月(下)

原文责编/马冰莹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战“疫”说理】如何把握疫情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战“疫”说理】“无接触经济”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战“疫”说理】新基建将如何发挥新动能

【战“疫”说理】民营企业是稳外贸的关键

【战“疫”说理】政企合作的抗疫经验

【战“疫”说理】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优势凸显

【战“疫”说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战“疫”说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创新经济治理

经济大家谈 | 这三个重点领域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经济大家谈 | 王一鸣: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危为机

经济大家谈 | 唐任伍: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在行动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要注重绿色发展

经济大家谈 | 稳投资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要实现“五个结合”

经济大家谈 |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新基建的多重逻辑

经济大家谈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提振消费,助推经济增长

经济大家谈 | 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打造经济新优势

经济大家谈 | 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大家谈 | 科学推进新基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经济大家谈 | 推动新时代西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经济大家谈 | 构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经济大家谈 |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经济大家谈 | 协同发展“夜经济”,打造惠民富民新的增长点

经济大家谈 | 在常态化防控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充分把握新基建的核心与实质

经济大家谈 | 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

经济大家谈 |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大家谈 | 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把握战略机遇,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经济的产业图景

经济大家谈 | 让经济自我回升更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化危为机:战胜经济风险的智慧

经济大家谈 |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起点

经济大家谈 | 全力保护企业生产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经济大家谈 | 以创新为动力,把握新增长之“机”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刺激消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向好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责任编辑:song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