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7月下期 总第 525 期 2016年8月1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如何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

“两学”是内在统一的。要从入党誓词学起,坚定理想信念。以学促做,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党员和群众、公和私的关系。做商务战线合格党员,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记党员身份,切实遵章守纪,强化公仆情怀,坚持群众路线,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特别策划

警惕“层层加码”背后的“层层注水”

表面态度坚决,实则缺少担当;表面大刀阔斧,实则脱离实际

形形色色的“层层加码”现象

“层层加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损害政府公信力、造成决策失误,并且污染社会风气。消除“层层加码”之风势在必行,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破除错位的政绩观;要根治攀比风,建立终身追责制;要运用大数据,加强社会监督,减少各种评估和达标活动,及时矫正“层层加码”恶习。

“层层加码”:败坏实事求是作风

当前,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各地各部门各领域层层推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应高度警惕古已有之、且于今未减的一种政治痼疾,即层层加码这一官僚政治的衍生物。

“层层加码”的滋生土壤与助推器

落实上级政策和要求,层层加码、层层加压、层层加责,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现实中往往异化成了一种畸型的劳命伤财、甚至弄虚作假的政绩观。科层制是“层层加码”的滋生土壤,层级利益是“层层加码”的助推器。一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相应的行政体制机制;另一方面需要辅之以强有力的道德约束,将“层层加码”置于可控境地。

“层层加码”的隐形机制及其政治成本

“层层加码”作为政治性政策或是行政性任务,一般都是以正规、公开的政策或文件出台和下发的,“层层加码”的指标和要求,都是隐含和包含在整个政策或文件的正文中的。这其中便隐含着“层层加码”的隐形生成机制。

政府治理中“层层加码”现象的深层原因

政府治理中的“层层加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其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值得重视和深思。“对上不对下”的分层级权力体制是形成“层层加码”现象的制度根源,异化扭曲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其逐步蔓延的主要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问责机制的制约是其不断扩展的关键因素。

西方发达国家是否也存在“层层加码”

中国普遍存在的高指标“层层加码”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不能说完全不存在,起码不具有合法性,不符合发达国家推崇的现代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指导原则。

与“层层加码”相伴而生的“层层掺水”

曾有学者研究,说中国的行政结构是一种层级的压力体系,自上而下,一层层通过各种指标杠杆推动政策的实施。在中国,行政就是政治,这种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压力型政治。这种政治结构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层层加码”。

“层层减码”的生成机理与治理之道

政策执行的“科层耗损”,即“层层减码”现象,体现为政策执行中数量上“层层缩水”,质量上“层层打折”,力度上 “层层衰减”,手段上“层层变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经济理性、信息阻滞、激励不足是“层层减码”的内在原因。只有在“公共利益”主导下,以绩效为导向,实现“整体性治理”,才可能减少政策执行的“科层耗损”。

“层层加码”与“层层减码”的共同根源

目前机关工作存在“工作任务层层加码”而“政策利好层层衰减”的现象,投射人们常说的“政策效应递减律”。面对“层层加码”和“层层缩水”现象,我们可以从组织、技术、文化、制度这四个大的视角去寻找相应的系列对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政策效应递减律”。

基层治理不可“拔苗助长”

细究起来,层层加码之所以屡禁不绝,原因主要有三

简政放权有利于清除“官场病”

对官僚主义者“层层加码”所造成的乱象,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责任推诿等“官场病”,解决之道在于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

论坛会议

奏响“一带一路”新乐章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为共建共享命运共同体发挥好媒体作用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

热点述评

“围猎官员”现象频发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趋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而“围猎官员”成为反腐中频繁被提及的现象。研究发现,不能慎欲、不能慎权、不能慎趣、不能慎友、不能慎微的官员最容易被“围猎”;官员被“围猎”的方式有交易型、情谊型、要挟型等几种。

官员为何易被“围猎”

合围而猎,利益争逐,“围猎者”与“被围猎者”往往都绕不开“利益”二字的约束和羁绊。官员之所以易成为“围猎”与“被围猎”的对象,主要原因有权力过于集中、党性不够坚定、行贿受贿刑法惩戒失衡、 监督缺失这四重因素。

官员应建起不被“围猎”的坚固长城

面对商人的糖衣炮弹,官员只有建立起坚固长城,才能不被“围猎”。为此,官员自身要正、要硬;要坚守“齐家之道”和管好下属;要重建“官”与“商”良性互动关系;要加强制度规约,让制度管人。

巧用新媒体,做好党的思想建设工作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政治方面来讲,新媒体的出现推动政党改变了传统的思想传播的方式,极大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成为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监督的有效补充方式。因此,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是当下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意义深远。

“双一流”: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版

与“985”“211”工程对比,“双一流”战略将淡化高校的身份,强化竞争机制,重视投入效益。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双一流”建设应吸取“985”“211”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走出改革的新路。

考试申诉制度:保证高考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

完善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健全国家教育考试申诉制度是保障教育考试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现,是保障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的制度体现。应当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考生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推进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社会治理

中国人为何爱讨价还价

交易中出现议价环节,其实是交易双方对于交易物的价格都存在心理期望并且不能达成一致所造成的。有时议价的过程已经无关市场一般均衡的交易价格,人们只是为了议价而议价。当讨价还价成为了一种形式,它背后所代表的,就是一种经济文化或者消费习惯。

讨价还价不是病,是一种习惯

但凡有了商品交易,有了市场,哪怕很初级,也就有了讨价还价。

中西方商业伦理有何不同

中西方商业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决策方式、思维模式、商业伦理等几个方面。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亟待破解哪些难题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重点是要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趋势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动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从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社区“大家庭”

伴随着流动人口的涌入,城市人口密集度大、公共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凸显,迫切要求城市管理者革故鼎新、转变观念,以流动人口聚集社区管理为研究重点,剖析问题所在,创建社区管理服务新机制和新策略。

现代乡村需要公共精神的滋养

十八大之后,中国社会转型迎来了关键时期,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分化和多向重组。乡村公共精神的塑造,对于增强农民素质、改善乡村公共生活生态、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城镇化发展中的包容性就业探讨

我国的城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排斥性问题及矛盾,阻碍着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也产生了较大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思想,这一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排斥性问题及矛盾。

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

政府在解决医疗和养老的难题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与养老服务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及时调整其职能,积极科学地履行应承担的职责,有效促进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财经聚焦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为何无需过度焦虑

无论是从内在逻辑分析,还是从历史视角的分析,或是量化的实证数据,都得不到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幅下降的结论。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到位,现代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改进,中国经济增长完全有希望逼近潜在增长率。

中国经济崛起需防止陷入四种状态

加速经济结构升级是推进经济大国崛起的必然途径。所谓一些后进国家的“中等收入焦虑”、“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升级停滞问题。一旦结构升级停滞,依附在产业链条上的收入也就停滞。因而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打破这种“结构升级陷阱”。

缓解热岛效应: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

缓解热岛效应是治理城市雾霾、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缓解热岛效应,从根源上说,要优化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街区绿地,控制城区规模,防止区域城市的无序蔓延,建设宜居宜业的海绵城市。

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隐忧

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活动,又包括互联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金融活动。可见流动性风险的生成与传统金融密切相关,加之互联网元素的注入,呈现出独特的性状。在金融活动的本性和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作用下,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危害性仍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应当未雨绸缪,提升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级别,让创新的步伐慢下来,让监管的力度跟上去,让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每一步踏出坚实脚印。

浅谈农业生产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企业获得收益数额的多少,通过对农业生产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农业生产企业经营能力的高低。农业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应从盈利水平的高低、盈利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三个角度入手,在分析中要注意结合农业活动的特点,农业生产企业的行业背景、生命周期、偿债能力、收现能力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法治视点

隐性腐败的表现形式及根治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隐性贪腐不“隐”,仅是违法犯罪性质不“显”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隐性腐败由非罪变为犯罪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如何打击不断隐性化的贿赂犯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为什么证人不愿出庭作证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法定证据形式,但是,我国证人普遍不愿出庭,作证义务感较低的现状,严重影响这种形式的证据在诉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证人的作证义务与证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证人作证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角度出发,全方位探讨促使我国证人切实履行作证义务的途径。

拿什么堵上劳动者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享有知情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安全。综观国外对个人信息的立法,借鉴欧盟模式及美国安全港模式的先进经验,我国的劳动立法应从明确用人单位知情权的权利界限、规定用人单位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的规章制度以及设定特定的劳动法责任三个方面,有效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经济法为发展方式转变“保驾护航”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要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丰富和深化了经济法的内涵,而确立完善的经济法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行政法对宪法实施有着怎样的积极效应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基础,行政法作为我国诸多法律的一种,是宪法的分支。从宪法与行政法的发展关系来看,行政法不仅丰富了宪法的原则性,补充了宪法的缺口,并使得宪法得到了具体化的实施,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推进着宪法的完善与修改。

专题调研

和谐征迁与旧城改造的婺城经验

近年来,多地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经济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旧城改造。而棚户区改造,正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这对于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但同时,棚户区改造工程因任务艰巨,完成难度大,被各级政府列为工作中的“头号难题”。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及《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金华市婺城区积极探索,创造了高效和谐征迁与旧城改造的“婺城样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的城市改造理念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二七区块房屋征迁的“心”经验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导

“四个结合”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二七区块成功改造的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经验

“医治”因病致贫返贫,阜阳开出了哪些“药方”

阜阳市以“防未病”为基础,转思路、优服务,切实减少疾病发生率;以“看小病”为关键,抓改革、提能力,切实提高就近就医满意率;以“治大病”为保障,强支撑、上水平,切实降低重大病患流出率。三管齐下,坚决阻断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源头。

以供给侧改革助推产业创新升级

泰州医药高新区以创新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制度优化,构成经济发展新的供给侧动力系统,推动泰州医药高新区产业向更高端迈进。

如皋“两学一做”的五大工作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精心组织,积极推进,联系工作实际提出“一二三四五”的具体要求,着力在“学思践悟”上下工夫,确保学习教育抓得实、有成效。

民族团结进步的“郑家庄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合,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宝贵的财富”,明确把“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云南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

思想舆情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入脑入心”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支柱,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传授者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应积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警惕青年亚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侵蚀

青年群体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群体,在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密切关注和重视对青年群体道德风尚的规范和引导,使传统文化对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促进青年亚文化的合理化建设。

文化纵横

人类如何走出世俗性的人文主义

如果要走出世俗性的人文主义,也就是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主导,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争取资源、控制资源,乃至滥用资源这条“不归路”,我们需要履行商业文明中的一种精神性的人文主义。这种精神性的人文主义既是自然的,又是神圣的。

国产奇幻类电影开始促进人性反思

《捉妖记》和《美人鱼》两部国产奇幻类电影在故事和价值观层面有新的突破,既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衡,也反映了当代人在恢复平衡的努力中对有关于爱、人性、生命意义等问题的反思。

警惕微信舆论场中的“舆论暗潮”

微信舆论场的引导面临着引导主体不明确、信息源的不确定性、信息繁杂等方面的困境。要有效引导微信舆论场,政府和主流媒体应积极建立微信平台,占领微信舆论场高地;必须明确引导主体,健全微信舆论场信息监管机制;必须注重发挥微信“意见领袖”的作用。

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有利于我们的深刻变化,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观点、立场和利益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这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扩大全球对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利益交集,这关乎全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态度。

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路径探析

“跟进式”培育,就是从调控政策、构建机制、舆论引导、思想培育与实践等层面,运用制度、服务、教育、实践的跟进,结合社会各方力量,运用不同的渠道,全方位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民众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融合为一体。

读史札记

明代尚方宝剑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虽然在影视剧中,宋朝时尚方宝剑频繁出现,但现实中,真正把尚方剑运用到巡视、军政的是明朝。尚方宝剑是中国古代人治的产物,它作为专制皇权的象征、皇帝的化身、重臣的利器,在明代曾发生过相当的效用;但作为封建专制皇权的产物,它不可能成为挽救腐朽王朝统治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