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与“层层加码”相伴而生的“层层掺水”

核心提示: 曾有学者研究,说中国的行政结构是一种层级的压力体系,自上而下,一层层通过各种指标杠杆推动政策的实施。在中国,行政就是政治,这种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压力型政治。这种政治结构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层层加码”。

曾有学者研究,说中国的行政结构是一种层级的压力体系,自上而下,一层层通过各种指标杠杆推动政策的实施。在中国,行政就是政治,这种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压力型政治。这种政治结构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层层加码”。无论在任务期限、任务量,还是各项指标方面,都“层层加码”。最高层下达的目标如果是一,到了基层就可能会变成十;期限最开始是一个月,在基层则可能变成了十天。最大的压力当然来自顶头上司一把手,但是,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比较强势的职能部门,会通过各种办法,让一把手表态,把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变成所谓的“一票否决”,强行压下去,这个过程又是“层层加码”。反正到了基层,什么都是一票否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线都要穿到这一根可怜的针眼里,穿不进去也得穿,否则,就觉得自己的部门不被重视。

与此相伴而生的现象,就是基层政府的任务越来越重,需要做的事越来越多,基层是越来越难做,甚至到了做不了事的地步。只要出点事,上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权力收回去,结果,事情就越来越没法办了。

当然,压力再大,下面也得活。活法就是“层层掺水”,谎报军情,谎报政绩。大家都是算盘珠,上面不拨就不动,拨一拨,动一动。即使不动,上报的数字却是很可观。上级只要不来检查,肯定是成绩多,形势一片大好。这样的现象其实官场中人多数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说破而已。

这样的现象是种病,病根在上面。为何一定要“层层加码”?因为我们的政治结构是一种为上负责的结构。下级官员是上级任命的,合法性来源是上面。只有为上负责,才能保住乌纱帽。为上负责,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媚上,古今一个道理。很多朝代,原本下级官员见上级官员是无需下跪的,但站着站着,膝盖就开始软了,到了王朝末期,不下跪的官员反而成了羊群里的骆驼,既不合群,又扎眼。

虽然说,所谓“层层加码”,到每一级,很多时候都无非就是摆出一个姿态,表示我对上级交办下来的事特别的重视。把期限弄得那么短,任务量加那么大,就是给上级看的。至于下级是否能完成,则是不管的。在某种意义上,下级就是我讨好上级的棋子。事实上,尽管基层会掺水,但是,一些上级直接催办的大事,还是必须卖命去办的。基层的权力又不大,为了完成任务,有时不得不越权。他们的上级为了完成任务,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加监管。而基层恰好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态度。所以,基层滥权的事儿,就层出不穷了。

有人说,所谓的法治首先是依法治官。然而,在我们的这种行政体制下,恰恰是依法治官难落实。在上级可以决定你的命运,而且你还在乎这个官位的时候,媚上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行为选择。随之而来的,在行动上必然会“层层加码”。

这样的“层层加码”,虽说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谁也无法避免。其实大家都很累,基层尤其累得要死,但想要解套,却很难。“层层加码”不仅造成了官场的紧张,使具体的工作人员付出大量不必要的劳动。更可怕的是,还加剧了官场的虚假气氛。“层层加码”和“层层掺水”是一对孪生姐妹。当造假成为习惯的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真要想求一个真人真事,真的就很难了。

显然,在目前的体制下,这样的“层层加码”,能补救的办法,是学一点无为而治的老子智慧,尽量少加压力。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依法治官,让中国的官场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让官员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政绩,取决于法律法规,而非长官意志。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刘瑞一   美编/李祥峰

[责任编辑: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