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入脑入心”

核心提示: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支柱,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摘要】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支柱,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想 信念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做到八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其中,前三个涉及当今共产党人信仰理想信念问题。笔者以为,这不仅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员的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光荣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显著特色,其目的在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从教育者应先接受教育的角度看,作为从事这类课程教学的高校老师首先必须在内心深处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支柱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党就在高校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旨在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懂得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在全人类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制度。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我们党一方面始终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在历次修订的《党章》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党的十三大上郑重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为共产主义在全人类的早日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毫无疑问,这些自然应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课之基,讲授之要,是从业者的精神支柱。

不可否认,多年来,尤其是近25年来,我们在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若干不足,主要表现为:有些同志注重了“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不同时期表现特征的分析和宣传,轻视了对其“社会主义”基本属性揭示和宣扬;有些同志注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一面,轻视了对其在整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谱系中定位和趋向的关切和认识;有些同志注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改进,轻视了对这类课程设置的目的的深思、追求;有些同志注重对某一门课业务的钻研,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目的性的要求。这些因素对目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教师造成了直接影响。如此,失去了精神支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授课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理想信念教育给予了自新时期以来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八大政治报告在阐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时开宗明义地强调,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同志就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同志不但对党员、党员干部提出了坚持理想信念的要求,而且对在青年学生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一方面,他勉励全国青年“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另一方面,他强调“做好老师”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理想信念”,“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自身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二是在教学工作中,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在对“中国梦”的追求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一是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梦”的真谛。在当今中国,能够把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能够反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景的是“中国梦”,它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核心目标所在。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只有在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基础上,将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追求放置在这些视野下加以认识,才能深刻回答一些大学生“三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引导一切有志于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大学生,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以对“伟大事业”的奉献精神为标准,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价值的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只有将自己的工作、职业从“授业”的谋生手段,上升到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一代代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建设者、接班人,去“传道”“解惑”,塑造灵魂的事业高度,才能以更高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修炼自己,才能正视自己个人生活中遇到的暂时的物质困难,才能潜下心来认真钻研自己的业务,上好每一节课,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成为合格的“经师”“人师”。

三是在读书、思考、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阶级立场的鲜明性、确定性,实践价值的显著性、永恒性,而成为近170年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全民追求,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把握了理想信念的精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反复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名著,研习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文献,思考它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和价值,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经常性地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王梦雅(见习)

[责任编辑:张寒]
标签: 信念   理想   大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