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9月下期 总第 608 期 2018年9月29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亘古未有40年的若干经验与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亘古未有的40年,是彪炳千古的40年,是翻天覆地的40年。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造福本国人民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人间奇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特别策划

霸道 与民主

近年来,美国政府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利用加征关税等手段试图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他国。“一言不合就退群”也成为美国霸道行径的生动写照,此前,美国相继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伊朗核协议等。近日,特朗普声称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实际上,霸道思维与行径已...

西方民主的八个霸道表现

在一些把西方民主奉为圭臬的人看来,西式民主是最优的民主模式,代表着人类政治的发展方向,带着普世的神圣光环。然而事实上,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垄断了民主的话语霸权,什么是民主、怎么搞民主、搞得好不好,这些都由少数西方国家说了算。他们甚至披着“民主”的伪装,大肆行“霸道”之实。把“民主”和“人权”作为“挡箭牌”,用其霸道思维不断公然挑战世界秩序。他们凭借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霸主地位,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着实迷惑了一些人的思想。那么,究竟如何科学、客观、理性地看待西方民主?如何充

西方民主的罪与罚

民主确实是好东西,但若被当作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的最廉价的借口,这本“好经”就被念歪了,成为粗暴干预、扰乱他国内政、撕裂国际社会的霸道式民主。这种霸道式西方民主不仅使被“改造”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社会分裂、人民流离失所的境地,也成为祸乱世界、制造分裂与动荡的根源,国际社会乃至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并给予坚决反击。

西式民主的退潮与“神话”的破灭

回顾冷战后30多年世界范围内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至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民主”国家,西式民主都面临着一个从“神化”“泛化”再到“异化”“极化”的过程。要确保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澄清笼罩在民主问题上的层层迷雾,破除关于“民主”的神话与迷思,积极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政治发展和民主道路。

西方民主观的内在矛盾

设想一种跨越时空而普遍有效的民主制度形式,或以自己的民主观念和制度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国政治,这种民主观显然带有一种霸道的意味。可在民主的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不时会流露出这种霸道的民主观,却无视西方民主观本身内在的一些问题。

西方民主为什么如此霸道

西方民主在国际上具有强烈的霸道色彩,“对内行民主,对外行霸道”成为西方民主颇具悖论性的民主实践景观。西方的霸道民主,政治霸道是表,资本霸道是里;维护正义是虚,破坏公道是实;拯救他国是假,掠夺他国是真。

谁在鼓吹西方民主

西方民主自诩为代表自由、民主、人权,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这成为其民主霸道价值逻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西方民主制度优越论则成为西方民主的霸道逻辑的关键注脚。西方国家通过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控制世界舆论,掌控政治话语霸权是西方民主霸道逻辑的主要特点。

西式竞争性民主选举 制的衰败

近年来,竞争性民主选举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不仅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民主化”回潮,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内部,这种只注重程序,忽视结果的“党争民主”也呈现出种种衰败的迹象。这些败象主要体现在选举机制失灵、社会撕裂效应加剧和不平等状况加剧三个领域。

西式民主的对外霸权

西式民主对外霸道,论据充足。西式民主对外霸道的原因是西方民主的标准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标准,民主是幌子、是手段,民主的操作在实践中往往走样、异化,西式民主的本质是以我划线。西方以民主之名,对外进行了一系列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美国霸道思维的虚伪和谬误

对内行民主,对外行霸权,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国家的一贯做法,但这并不能掩盖其霸道思维的荒谬性。以荒谬的霸道思维为导引,美国等西方国家必然会进行一次又一次冒险。在此背景下,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必然会充斥着紧张与对抗,增加彼此误判的风险,从而危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发展与演变

美国长期以来凭借自身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并通过军事、经济和文化手段,把本国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强行推销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从而实施其所谓的民主输出。美国的民主输出战略一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热点述评

如何拿捏好“一票否决”的分寸

当前,我国一些基层地区出现了滥用“一票否决”的情况,导致考核机制效力消解、基层工作压力繁重、政策目标同实际状况产生偏差。完善“一票否决”应重点关注行政组织和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考核规程、设置权重标准两个方面着手。

让“一票否决”有力度有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级政府应适度运用“一票否决”,促进“一票否决”与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相结合,与公共管理多元价值目标相融合,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相吻合,从而使“一票否决”有力度、有意义。

“一票否决”不能滥用

“一票否决”的本意是通过刚性的制度或指标,倒逼公务人员积极作为,实现政府发展的总体目标。然而,非闭合权力运行逻辑、缺少弹性的政策执行逻辑、权力任性逻辑等,导致当前我国出现了“一票否决”滥用问题。杜绝“一票否决”的滥用,要以公共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形成权力闭环,增强政策执行灵活性,提高全民践行法治的能力。

以大数据思维创新网络舆情管理

大数据的运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在辅以强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对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一些挑战。为此,我们应抓住机遇,精准运用“大数据”理念、发挥技术优势,并从“三个结合”着手,创新舆情管理的工作形式、搭建开放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完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助推网络舆情治理规范化、科学化,让舆情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府舆情回应能力何以提升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舆情对于政治的影响远胜过去,这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政府亟须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能力、舆情危机处置能力以及舆情回应机制建设能力,切实保障社会舆情发展的可预料、可控制。

党员干部应切实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利用网络舆情助推民主政治和廉政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为此,党员干部应该掌握舆论动向,整合运用网络舆情;增强舆情的把控力,为民众答疑解惑;增强法治观念,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基层党组织如何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新时代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发展,要构筑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弱”转“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深入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治理

为什么不能再“学而优则仕”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显得不合时宜。良性的社会机制和文化应当鼓励最优秀的人才进入社会生产和创新的第一线。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积极营造崇尚知识和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去功利化的教育观、知识观和人才观。

把乡村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拔”出来

当前,不少乡村孩子深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游戏所构筑的虚拟世界成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虽然孩子在打网络游戏时更易获得成就感,但游戏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游戏对于孩子的正面意义。为了把乡村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拔”出来,需要游戏公司加强技术控制、乡村学校加强娱乐教育、孩子家长合理引导、村集体积极发挥娱乐供给的功能。

面对老龄化我们该何去何从

人口老龄化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摆脱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需打好“组合拳”:要提高人口出生率,打破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比例不平衡的局面;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实施家庭与社会融合养老,避免单一养老方式的弊端;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参与工作,实现“自养”。

引导社会养老保障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

目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城市与农村分割、企业与事业单位分立的现象仍然存在,阻碍了养老保障的并轨发展。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整合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明确省市到县乡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对社会养老的财政支持,促进养老保障工作的整体发展。

“互联网+”让居家养老服务更便民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出现,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要做到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增加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创新求变、深入体现养老服务理念等,为老年人切实谋福利,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

社区居家养老何以更有为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要建立老年基本信息档案,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构建社区网络服务体系;推动“医养教”结合,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逐步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睦邻互助小组,创新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养老需求,有效助力社区治理。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哪些发展障碍

“医”与“养”的资源衔接不足、相关服务机构目标定位偏离、缺乏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关人才短缺、服务供需失衡是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基于此,要促进“医”“养”资源有效衔接,鼓励发展多样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立健全老年人护理险制度,增加养老专业人才储备,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全面发展。

让“虚拟养老院”发挥更大作用

“虚拟养老院”是一种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对我国未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通过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服务社会化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监督机制等途径,提升“虚拟养老院”服务供给能力,缓解机构养老压力,减轻家庭养老成本,提高我国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财经聚焦

拒收现金是对“无现金社会”的误解

拒收现金,不仅是对“无现金社会”的误读,也会产生多种负面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坚持“把准理念、制度建设、动力机制、保障举措”,以打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

国企“高杠杆”之谜与“降杠杆”之难

国有企业杠杆率一直较高,其原因在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股权融资少、从银行借款容易、扩张意愿强等,主观上的扩张动力与客观上的便利使得国有企业负债持续增加,形成“高杠杆”的现实。需要逐步分类推进“去杠杆”的措施,进行融资方式创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尝试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将国有企业的权责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强”的目标。

打赢国企去杠杆攻坚战

当前,推进国有企业去杠杆已成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降低宏观杠杆率,特别是要降低国企杠杆率。要推动国企去杠杆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将去杠杆与转型升级有效结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如何稳步去杠杆

近年来我国债务杠杆率引起关注,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且增长迅速;在非金融企业中,国有企业杠杆率较高;金融业杠杆率上升,有潜在风险;政府部门杠杆率总体稳健,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宏观经济去杠杆势在必行。为此,可采用政府引导、宏观调控、金融市场监管以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举措,找到宏观经济去杠杆的有效路径。

北京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设计服务是北京乡村资源优势发展的有力抓手。运用设计的力量来推动北京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向服务型业态转化,将有利于形成以北京乡村特色资源为核心的服务品牌与品牌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三策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重农固本一直是我国的安民之策。当前农村存在“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学整治“空心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三个方面破解这些问题。

农村创业,难在哪里

当前,我国农村创业模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助推型平台创业模式、引领型美丽乡村创业模式、兴业型贤才返乡创业模式、扶持型“企业+创业主体”创业模式等。但我国农村创业仍然存在着创业人才缺乏、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信息科技力量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创业发展,需要创新多元扶持政策,努力发展“党建+创业”,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企业发展为什么需要大数据支撑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最有效的信息新载体,是企业把握商机、促进发展的重要工具。企业管理需要大数据,创新需要大数据,营销和抵御风险需要大数据,未来发展预测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是企业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发展管理的衍生品,其本身并不具有竞争属性,需要对其有效利用和挖掘,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法治视点

村务监督决不能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务监督实践中,主要存在无人监督、无力监督和无法监督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应及时得到落实,且在落实的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

为脱贫攻坚构建综合性法治体系

只有在观念上秉持法治思维,在行动中完善法治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精准扶贫需有法治保障

法治扶贫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深入农村扶贫扶志扶智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立足现实切合实际,要加强扶贫中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监督环节,用法治思维助力精准扶贫,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何处入手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要解决互联网领域的侵权行为日益突出的现象,应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综合协调的法律保护体系,从而提升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力度,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化解方案

大学生创业面临法律风险的原因包括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对法律认知的局限、高等学校创业法律教育的不配套以及创业的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够等。大学生创业风险化解方案的设计需要创业者、高等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但更多的责任需要大学生所在的高等学校来承担,即优化创业者法律教育的课程设计、开展专门的创业法律风险教育和完善鼓励创业的校园制度规则。

《民法典》编纂中彰显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精神

《民法典》作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之一,具有全体社会成员在行为规范上的充分共识。因此,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科学立法,而且更应于其中体现时代的意义和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

马克思主义研究

“新时代”的政治哲学意蕴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社会发展总体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历史坐标的战略判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对“新时代”的准确把握,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钥匙。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新时代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深刻揭示了物质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各个利益主体和各种利益之间的内在关系。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我们应对新挑战拓展了新视野。它指导个体科学地认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指导国家更好地协调各个主体的利益关系,指导人类正确地把握自身利益尺度。

思想舆情

引导青年大学生秉持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

中国梦的实现与青年大学生的民族心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青年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要引导其理性看待世界对中国的赞扬和批评,汲取优秀文化的给养,增强国家软实力,为青年大学生保持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提供强大的底气。

让爱国奉献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主力军,爱国奉献应成为其主要的价值追求,这是由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与个人梦想实现、中国精神的培育、时代使命的完成等因素决定的。让爱国奉献成为新时代青年普遍的价值追求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青年群体主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时时践行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改革创新青年工作,引领与服务青年践行爱国奉献价值追求。

培养家国情怀的现实逻辑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修养品性、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家国情怀,要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构建家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阵地,并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让大学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资源,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价值,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如何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

获得感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学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本。

专题调研

“互联网+”开辟文艺惠民新空间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昌盛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高相关性。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文艺消费在消费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我国文艺消费质量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仍然存在明显的消费缺口;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不充分、市场“基础设施”缺失等原因,书画市场存在定价过高、真假难辨、以假乱真...

互联网为书画艺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北京千渡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旗下博宝艺术网为书画市场搭建网络平台,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推动国内书画艺术创新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呼唤“诚信”的艺术品市场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出现了空前的活跃,民间艺术品收藏活动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这是继中国历史上北宋、明清和民国以来的第四次收藏高潮。 从上个世纪末遍布全国各地的鬼市、古玩市场、古董店、拍卖公司风声水起,成为最赚钱、最暴利的行业。不少梦想发家致富的人在家里找...

书画艺术共享与商业开发的创新实践

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艺术水准的提升,特别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都离不开书画艺术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但问题在于,一方面,如何让书画艺术家放手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创作,另一方面,如何让人民大众消费得起书画艺术作品,包括名家名作。围绕这些问题,书画界、经济界乃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进行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其中,北京千渡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

文艺惠民的创新探索

多少年来,非市场因素严重干扰着中国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乱象丛生。部分书画家热衷于包装一条龙,使自己迅速成名一夜暴富;拍卖行业制造种种噱头让普通百姓难以判断艺术品真实价格;以名人书画作品作为打通关节的利器,进而导致价格虚高和作品的粗制滥造。诸多乱象令大众对书画市场爱恨交加,欲说还休,望而却步。在中央反腐重拳打击下,书画市场的泡沫终于被打破,收藏家、书画爱...

中国经验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国有企业寻找更好资源、寻求更大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国家、规模、性质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势必会带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问题。只有真正实现文化融合,企业国际化经营才能顺利运转。

以地方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表征,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随州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探索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可以成为新兴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视角。

文化纵横

激发戏曲艺术内在生命力

戏曲用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载歌载舞的程式感表现生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当前,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仅仅迈出了第一步,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艺术难以得到持久发展。繁荣中国戏曲,需要激发出戏曲艺术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其不断创新发展、攀登高峰。

戏曲艺术的现代表达

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戏曲艺术的重要文件,以传承中华文脉、表现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为了促进戏曲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要把对中国戏曲文化内涵、价值、规律的科学认知,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来对待,在注重传承的前提下,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表达。

回归体验:传统戏剧发展的新趋势

【摘要】回归体验,是传统戏剧复兴的重要选择。这种回归不仅要像京剧大屏幕电影和超维度戏剧那样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参与感,而且要让传统戏剧回归到体现自身本真性的体验中,使其成为人们主动、持久体验的一种“当场角色扮演”实践。

“部省合作”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摘要】部省合作建立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交流新模式。海外文化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我们要优化部省合作的总体布局,加强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设,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忽略文化因素

【摘要】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环境对实现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中国提出并逐步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了促进沿线国家开展更加密切的社会经济合作,我们需要对投资国的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

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是红色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三大障碍。对此,我们应优化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彰显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创新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红色文化开发需坚持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并举

【摘要】一些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误读、践行过程中的言行不一以及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整合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提升传播效果。

如何提升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一些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误读、践行过程中的言行不一以及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整合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提升传播效果。

认知、认同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路

【摘要】分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应当遵循价值观内化规律,从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三个维度探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路。思想认知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前提,价值认同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过程,实践行动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将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实践才能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价值。

读史札记

宋代休假之制与节假文化

【摘要】宋代休假之制继承前代典制,革故鼎新,顺势而为,建立起制度化的节假体系,惠及社会诸群体。节假之制极大促进了消费经济的活跃,发展为繁荣昌盛的假日经济,催生绚丽多彩的节序文学,形成璀璨夺目的节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