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培养家国情怀的现实逻辑

核心提示: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修养品性、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家国情怀,要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构建家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阵地,并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摘要】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修养品性、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家国情怀,要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构建家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阵地,并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家国情怀  家风建设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是多元化的

家国情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即通过修养品性管理好家庭家族,再进一步处理好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的主次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激发人民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需要发挥家国情怀的引导作用,引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家国情怀是人民的情感寄托和责任归属,厘清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才能够有效培养新时代的爱国情怀,凝聚人民群众的爱国、爱家精神。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是多元化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养品性,培养个人的仁爱之心。个体的汇集、聚合构成了国与家,培养个体的仁爱之心对促进家庭的和谐、国家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要平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促进个体的发展,确保个人梦与中国梦共同实现。二是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个人与国家的重要纽带,既是个体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社会的微观缩影。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发展需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三是增强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主要体现为个人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家国情怀随着历史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时代特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标识。

培养人民家国情怀,要注重家风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与力量

培养家国情怀,要提高对家风建设的重视力度,营造良好的家风环境。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家庭,人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培育家国情怀要以塑造良好家风文化为起点。首先,良好的家风能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和谐,构筑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其次,家风文化奉行的道德准则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保持统一性、一致性。传统社会家风建设往往将家国情怀放在首要位置,以其为核心进行道德观念建构,这与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思想是一致的。当前,开展家风建设工作要提倡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其知识、素质的提升,避免形成功利主义家风,确保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鼓励社会大众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充满哲思的价值观念,在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为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新思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社会公众要培养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知识与力量,为培养家国情怀奠定文化基础。传统经典多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撰写而成,人民群众往往难以理解其思想涵义,认为经典文化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无法对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传统文化典籍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总结,蕴藏着治国安邦、道德建设的道理,针对其内容深邃、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电视广播平台向社会群众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形成全民阅读经典的社会氛围,感悟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不断提升大众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培养家国情怀,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网络传播阵地

理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传承,也要创新,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源源不断地为人民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家国情怀真正深入到人民的学习生活中。家国情怀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直接应用到生活中,而是结合现代化语言习惯,以人民群众易于理解的形式阐述传统文化,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创造性的理解。一是根据家国情怀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准确理解传统文化的涵义,客观分析家国情怀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做到“古为今用”。二是基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人民群众践行家国情怀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时代需求,要根据人民的精神需求特点,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创造。三是区分家国情怀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文化。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融合外来文化的精髓,但也要剔除外来文化中不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文化,避免人民群众在建构家国情怀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此外,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其决定着培养人民家国情怀的效率和质量。家国情怀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爱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激发其爱国、爱家的责任感,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相连,主动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将家国情怀践行到生活中。

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媒体的出现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改变了社会大众的思维习惯,快资讯、直播等成为了社会潮流。培养家国情怀要构建网络传播阵地,掌握推广网络文化的主动权,将家国情怀以网络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播。一是构建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虚假、色情信息等网络文化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削弱了人民对家国情怀的重视力度。要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渠道,有效过滤负能量信息、反动言论,为爱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铺平道路。二是建设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平台的构建要充分考虑网民的阅读习惯,将网络流行语应用到社会热点话题的报道中,推送合理、准确的网络讯息,有针对性地提高网民对家国情怀的关注力度,增强家国情怀的社会影响力。另外,设立有关家国情怀的专题板块,简化搜索方式与操作步骤,让每位网民便利、快速查找家国情怀的相关信息,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增强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三是做好网络与现实的衔接工作,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家国情怀从现实世界渗透到虚拟环境,从网络环境反馈到现实社会。

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社会公众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要鼓励人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通过榜样示范力量引导大众深化家国情怀,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监督、举报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将志愿服务精神逐步内化为社会价值观念,培养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自发性、自主性。以引导人民参与社会公益为突破口,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另外,鼓励社会公众投身创新创业的发展浪潮。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历史重任,既需要党中央进行顶层设计,也要激发社会大众的创新创造潜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积累经验、教训,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创新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家国情怀。

(作者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陈晓莉:《中国梦的家国情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第7期。

②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蕴含》,《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责编/姜成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胡秀文]
标签: 家国   情怀   逻辑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