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6月下期 总第 599 期 2018年6月3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在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上狠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肩负着重大职责使命,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历史任务。国资监管机构和广大国有企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在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

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是向世界阐述中国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回应外部对我国种种质疑和误解的内在需要,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现实之举。但当前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进行顶层规划、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话语传播能力、积极拓展公共外交传播新路径、科学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特别策划

如何让新思 想落地生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党的十九大之后,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和践行新思想的热潮。但是,有些基层党员干部并没有学彻悟透、领会新思想的精髓。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把“学”和“干”割裂开来,学习践行活动与基层工作实际和现实需要相脱离。更有甚者,口号喊得最为响亮,却...

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的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只有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并在社会基层的土壤中落地生根,才能极大地发挥它的理论指导意义。要想落实到基层实践之中,必须学懂弄通理论,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大众话语,加强队伍建设。

什么样的宣讲方式更能走进干群心坎

在基层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难以真正触及普通百姓的思想和灵魂。我们要改变不加区别,只是简单下发文件的宣讲模式;走出单面、单一的宣讲形式,让基层干群成为宣讲主体;采用灵活多样、具有“草根”智慧的宣讲手段,使其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学习新思想要力戒形式主义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基层地区为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应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作用;要培养一批接地气的宣传员,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要读原汁原味的经典,真正领会科学理论的核心精髓,拓宽基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渠道,使学习的内容入心入脑,使学习的效果实实在在。

基层干部怎样处理“学”与“行”的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理清“学”与“行”的辩证关系,明确真懂真用,笃信不离的目标,以学思践悟、学以致用的方法为指引,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确保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化、常态化的实效。

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认真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准确辨别和批判种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和认识,从而统一全社会的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不走偏方向、不把经念歪,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力、同向而行。

基层干部学习新思想的感悟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无疑也在基层。当前基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宣传工作是否接地气?老百姓热情高不高?有哪些积极探索?……让我们听听来自各地基层党员干部的声音。

全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新思想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这一思想要真正成为全党行动指南,关键在于其生命力。回应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其创立者是最虔诚的信仰者与躬身践行者是其具有生命力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全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这一思想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从哪些方面不断践行新思想

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其强大的力量,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追根溯源,而且也要在人民群众思想教育、国家机构和体制改革、加强党的领导等多个方面不断践行新思想,真正学懂弄通做实。

用中国哲学阐释中国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中国道路的思想结晶,只有以其中所蕴含的这种当代中国哲学阐释中国道路,才能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新思想如何在基层民族地区扎根

在基层民族地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变为人民群众的普遍实践,不仅需要民族地区的各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新思想,更需要在宪法法律机制、决策政策机制、组织干部机制、人民参与机制、舆论监督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和勇于改革。

佛教界宣讲新思想的难点与对策——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 诚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出壮丽蓝图,同时也对新时代的宗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佛教界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与佛教教义相贯通、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推进相关工作。 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热点述评

新时代领导干部应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显功是一种外在的、浅表的、近期的成就,关注“功在当代”;潜功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远期的成就,强调“利在后世”。领导干部需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一以贯之做显功,又不管窥蠡测唯显功,更要默默无闻练潜功。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练硬功、增长智慧出真功、开阔视野下苦功、提升境界出精功。

领导干部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显功与潜功同为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体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潜功是显功的基础,显功是潜功的结果;显功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潜功的支撑;潜功得到稳固,显功才能有效体现。显功和潜功都是功,领导干部既要注重显功也要注重潜功,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政绩,以历史的眼光衡量政绩,以全面的眼光追求政绩。

政府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公务员考核体系创新

政府治理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目标与方向;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变化发展反映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演进。现代化的政府治理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来提升公务员素质和政府治理水平,而构建符合现代化政府治理目标的公务员考核制度,需要从公务员考核的理念、标准、内容以及制度等方面展开努力。

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四个维度

在“互联网+”时代,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加强舆论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途径。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应强化网络群众路线思维,增强领导干部担当意识;构建网络宣传、对话、服务平台,加强党群网络交流;创新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注重新媒体传播能力的提升;注重制度规范,建立健全网络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信息时代青年干部领导能力的提升之道

提高青年干部领导能力不仅是青年一代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因此,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加强对青年的引领;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组织培养;做好职业规划,完善青年干部的学习制度;优化激励制度,检验青年干部的领导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领导干部能力中的关键一项。历史实践证明,政权瓦解多数从思想动摇开始,一旦思想防线崩溃,其他防线就难以守住。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坚定自身的意识形态,更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提升。鉴别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凝聚能力、传播能力、亲和能力是领导干部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

社会治理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量”与“质”

真正的人口城镇化势在必行,事关社会公平、稳定和发展,同时,把人口城镇化放在全国总体的平衡和充分发展框架中进行考虑,才能使人口城镇化实现平衡和充分发展。面对这个全局性的国家战略性发展议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更需要前瞻性的政策改革和创新。

开创以人民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新时代

“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经验,是中国传统智慧与我们党政治智慧共振的结晶,具有化解当前社会治安矛盾的功效,并在新时代浙江的实践中显示了卓越的生命力,因而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传家宝。应从组织体系、治理机制、智能平台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开创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时代。

社会治理如何做到精细化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改革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治理精细化在价值取向上有明确的层次性,在价值目标上有明显的多元性。基于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逻辑要求,需要从制度安排、主体互动、利益分配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构建具体实施路径。

怎样提供优质多元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社区居民和其他制造业的纽带。因此,提供优质多元的社区服务,需社区服务平台型企业补充非政府组织的短板,增加公益类的活动和其他服务的质量控制;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服务业产业链的打造,为社会资金进入社区服务产业提供途径。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全民健身,应激发人民群众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健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业与城镇建设共同发展,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方法,构筑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

以信息化打造农村社区治理新图景

信息化建设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多种现实问题,需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转型,搭建功能完善的农村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从而打造农村社区治理的新图景。

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优化研究

民间救援组织是我国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尤其是民防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目前,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合作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民间救援组织的自主性减弱、监督和评价体系薄弱、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公民志愿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培育。公民志愿精神的培育深受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如何化解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新时期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关键。

财经聚焦

金融业扩大开放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会引入国际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产品,不仅能推动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而且能为中国的普通居民创造实实在在的福利,如享受多样化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拓宽国内外投资渠道、缓解不确定性风险和流动性约束、财富和收入因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而上升等。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为什么愈演愈烈

当前,国际上沉渣泛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是某些西方国家在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处于国际市场竞争劣势之下的一种本能反应。以限制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阻碍劳动力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为特征的反全球化政策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领域,并被发达国家用作压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完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各区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以及更好的机遇,带动了我国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我国各区域应加大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自身产业链升级,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努力建立优秀的人才队伍,构建区域经济新格局。

普惠金融如何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

当前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着眼点和基础性支撑。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应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建设,优化普惠金融政策环境,创新普惠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拓展普惠金融资金来源渠道,丰富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服务机制。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

发展绿色金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保障。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需要加强绿色金融机构建设,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增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绿色投融资环境;加强法律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市场行为。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在金融领域,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从战略上认识绿色金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作者更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技术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有效支撑

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如果没有绿色金融注入,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都难以发展。要坚持绿色金融的核心地位,将绿色金融有效融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各环节。

中国保险业亟需完善评价体系

依据规范的服务评价体系对保险业进行周期性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可以激发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改善和提升服务水平。保险机构、消费者与保险监管机构是保险服务体系中的三个关键参与方,三者之间的互动为理解保险服务质量问题提供了综合的视角,可以构建基于三方视角的保险业服务评价体系。

法治观点

公共法律服务何以“更上一层楼”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法律服务作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必然成为公民平等、均等地接受法律服务的制度性条件。因此,对现有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工智能之于法律的可能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整个法律规范体系带来了挑战。让法律更加“智能”地应对人工智能化,应构建技术和法律为主导的风险控制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道德法律准则,促使人工智能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大数据时代更需法律约束

当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大数据分析也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法律约束不足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如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等。因此,明确大数据时代加强法律约束的重要意义,研究加强法律约束的对策,对于未来降低数据风险、保障网络安全十分重要。

网络订餐需法律监管

网络订餐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体验和现实需求,然而,在网络订餐市场背后却隐藏着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应以法律手段,通过网络监督与网下排查相结合,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督促第三方订餐平台自查自纠,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确保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

环境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刑法是社会秩序维护的最后防线,对于规制环境犯罪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应从完善环境犯罪刑法规制机制、加强培训提升环境犯罪办案水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方面,提高环境犯罪防控质量。

党建研究

任职备案: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综合进行。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备案制度管理。该制度具有源头把关、过程监督、目标培养等重要作用,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地基”之一。

村级党组织建设与新时代乡村治理体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新体系出发。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新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化解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必将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孕育强大的潜力和后劲。

任职备案制度对村党支部书记能够起到 监督、激励、关心的作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 农村党支部书记由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应为支部党员负责。然而,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支部党员对支部书记的监督作用是很有限的。农村治理工作涉及面很广,系统而繁杂,加强对农村党支部的监督、管理十分重要。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备案制度的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摸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管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对履职情况较...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党建的难点在哪

如何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实现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有力推进,解决农村党建工作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对农村两委班子中青年干部的培养、注重引导党员中有能力的人参与两委班子的竞选、增强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扶持力度以及提高对农村两委干部的监督力度等措施,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层党建怎样搭上“互联网+”快车

创新“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推动理论宣传,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认清实际情况,凝聚思想、统一认识、凝神聚力,推进“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效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社会组织党建要突出政治功能

社会组织的发展一直与党的建设保持密切联系,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备受关注。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功能,强化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功能关键在于注重党的理论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成员政治认同以及切实服务人民群众。

以党建工作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强国有企业外部项目基层党建尤为重要。要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五嵌入”模式,即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嵌入项目部,把党员学习教育嵌入“线上+线下”,把党员作用发挥嵌入市场攻坚,把党组织服务嵌入EAP(员工帮助计划)工作平台,把党组织引领作用嵌入中心任务,保证项目高质量发展。

制度建设:党内监督的有力保障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监督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进一步优化党内监督制度,需要构建一个内容科学、框架明确、结构合理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制定出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还要建立党内监督制度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在党内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确保党内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域外观察

欧洲缘何产生“选举焦虑症”

民粹主义兴起带来的政治局势不确定是导致欧洲产生“选举焦虑”的直接原因,各种危机的叠加效应是这种焦虑产生的深层原因。但究其根本,则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造成了“选举焦虑”,乃至“欧洲焦虑”。

西方民主是否已走向衰落

美国式程序民主重程序、轻实质的弊端,导致其逐渐陷入自身的内在困境,同时其几乎不存在摆脱困境的可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正在面临衰落的严重威胁。

思想舆情

高校微信公众号何以凝聚青年“铁粉”

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开展网上思想引领的突破口,应掌握传播策略、坚持平等对话、开展调查研究、创造互动参与,以构建网络团青关系新格局。

青年理想人格塑造需“内外兼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也对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年提出了挑战。青年人格塑造,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引导青年人加强自我修养,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教育相结合,使其将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中国梦理论体系用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思路。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培养大学生自觉将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

创新创业:青年大学生铸就中国梦的时代探索

创新创业是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探索。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短板。对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爱国的理性表达方式

进入新时期,社交媒体成为社会公众表达和抒发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鉴于互联网特性,网络爱国主义容易向偏激、暴力、狂热的非理性方向发展,对爱国主义构成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理性爱国主义基本要求出发,探究理性爱国的正确表达方式,加强社交媒体对理性爱国的有效引导。

网络社会思潮的运行规律

当前网络社会思潮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如注重依托素材和目标放大宣传,注重成长策略和传播方式,关注组织状况和思潮对象等。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只有充分了解网络社会思潮结构动向,掌握网络社会思潮特征和运作规律,才能有助于政府引导和管控网络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文化纵横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国人礼仪之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增强之迅速,举世为之震惊;国际地位之跃升,令人扬眉吐气;民众生活水平之变化,堪称日新月异。由此,举国上下自信心油然而生,开始寻找自己民族的文化身份。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归犹如春回大地,生机昂然,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礼”重新受到社会重视,审时度势,深入理论研究,古为今用,择善而从,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北京古都文化的精髓

作为当代首都文化组成部分的古都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北京古都文化的精髓部分。这些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呈现,是北京古都留给北京人、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对北京城市精神的塑造、对北京人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文化为何要走全面融合传播之路

全面传播、融合传播是未来区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传播、融合传播是区域文化传播的革新方式,需要在区域文化传播中全面实现文化自信,应注重凝练文化精神,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跨区域文化互动。

政务社交媒体的应急传播优势

突发事件与政府社交媒体之间具有天然联系,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回应也日渐成为政府社交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但由于我国政务社交媒体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应急传播优势尚未凸显、应急传播制度建设喜忧参半等问题,亟需补足制度短板,通过建立制定社交媒体危机传播管理的宏观体系、建立危机信息联盟、第三方在场的专业化转型等具体措施,优化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和应急处理机制。

读史札记

与党和人民一路相伴的人民日报

70年,25541期,25541个日夜,人民日报从战争时期走来,见证并记录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与党和人民风雨兼程,一路相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日报必将继续弘扬光荣传统,勇立时代潮头,创新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