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林毅夫:媒体和学界并未理解我和杨小凯争论什么(9)

这是一个相当有感染力的观点。这意味着,作为杨小凯和张维迎的对手,林毅夫必须面对一个额外的挑战——他所坚持的学术观点,有没有可能为不愿意推动政府改革的保守派官员提供理论基础?不久前,一篇持有这一观点的评论文章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题目叫《危险的林毅夫》。

面对这些反对观点,林毅夫用“虽千万人吾往矣”表达自己的坚持:“学者不是政治家,不能因为‘可能’需要过正才能矫枉而去提出一个不正确的理论。要不然等这些观点变成社会思潮时,社会的变革将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前苏联、东欧、北非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学者该做的是明辨是非,而不是其他的。这也是我当初和小凯、维迎辩论的动因。”

“从绩效来看,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真正实现国家社会现代化的,非常少。原因在于什么呢?就在于我们太相信发达国家的主流理论。”他又一次谈起自己的这一学术判断,像是沉浸在某种不动声色的热情里,“我不能说我说的就对,对于中国问题,我和小凯都是瞎子摸象,但是如果我摸到的和他不一样,当然不能完全赞成他。”

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几个月前,林毅夫受邀参加了一场以“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他演讲的主题围绕“后发优势”与国家现代化展开。

2001年的那个冬天,在北京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杨小凯阐释中国“后发劣势”的起点,正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末洋务运动开始。

林毅夫的办公室位于北大东北角的朗润园,那里曾经的主人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提倡“自强”的道光皇帝第六子奕。

“林毅夫算是洋务派精神的传人。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观也是危机感的体现,近于康梁,要求进行变法。”一篇纪念杨小凯的文章这样写道。

杨小凯的学生、澳门大学教授孙广振也在回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邮件中谈道:“这个‘技术与制度’之间鱼和熊掌如何取舍,以及取舍时机问题的说法,对于理解过去一百年来的某些重大论战,颇有帮助。”

某种意义上,杨小凯与林毅夫这样的当代经济学家,正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致力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思想为国家效力。中国的未来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改革路径选择的思想交锋中,究竟哪种阐释更占上风。

今年,林毅夫《中国的奇迹》一书即将再版,杨小凯的经济学全集也马上就要问世。不久之后,人们将会再次打量他们各自的思想火花。在“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命题上,杨小凯与他的对手重逢。(林衍 实习生 赵雅娇)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林毅夫   杨小凯   张维迎   林毅夫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