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种最快的时间表说法,“十二五”期间要把营业税改增值税都改完。“十二五”还剩两三年时间,我觉得这个速度够快的,我个人是比较保守的,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部营改增难度非常大。所以,很可能要推迟时间,我预判五年之内能完成已经很不容易了。
资源税的改革影响有限。因为,中国的资源税和其他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税有不同特点。本来资源税应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就是资源越稀缺资源税越高,但中国的资源税不仅要体现资源稀缺性,还涉及两大利益主体的分配问题,即地方和中央。因为资源税收多了,地方收入增多,央企的利润会减少,就意味着中央收入会减少,所以,资源税本身除了稀缺性外,还得考虑国家和地方关系问题。
所以,资源税改革涉及三方利益,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地方政府,还有一个是资源开发企业。当然,影响资源开发企业就会影响到资源产品的价格,直接的有煤电汽柴油等,间接的就更广泛了。目前,资源开发企业主要是央企。所以,资源税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但不会一步到位,一定会分步推进。
上海证券报记者:目前实体经济的日子不太好过,会有新的税收支持政策吗?地税和国税合并有时间表吗?
许善达:营业税改增值税本身就是减轻实体企业税负的一个重要措施。上海的统计数字显示,一年之内,进行改革营业税的这几个行业减税负120亿元,同时原来的增值税纳税人也多抵扣了120亿元,这个减税的幅度是相当大的。所以,营改增对实体企业而言,是一个面非常宽的减税措施。2014年没宣布哪几个行业实施营改增,也没宣布2014年减税规模,不少企业对此感到失望。
不过,另一方面,有些实体企业还没太弄清楚,如何从营改增中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营改增的改革红利涉及上千亿,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上海证券报记者:个人所得税方面还会有变化吗?
许善达: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这次只提了一个改革的方向即搞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要是讲公平,还是综合税制比较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纳税。但是现在实施不容易,在中国运作的难度很大,推进的速度不会很快。
民企参与混合所有制机遇更多在地方国企
上海证券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办法,要开放七大领域,包括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等。您觉得对民资来说,机遇和风险哪个更大?
许善达:目前央企数量100多家,但央企的资产、资金规模都很大。如果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到央企里作为一个混合所有制一部分,只能是财务投资,不可能有决策权,因为民营企业的实力有限。
当然,真正有实力的民企,自己选合适项目去投,不会去财务投资央企。所以,我觉得对几千亿规模的央企,让民营企业去投,估计投的人也不会多。小的投进去没什么意思,规模大的又不会投,自己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