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传出房地产要“双向调控”,这传达了哪些信号?
许善达:怎么理解“双向调控”?我现在不太清楚,但我认为,即使一线城市对房价的政策也不是封顶、不许涨价。可能要保留一定的限购,但限购范围会逐步放松。
上海证券报记者:今年您关注杭州、常州房价降价情况吗?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您判断今后一两年内,这两个地方的房价会有什么变化?
许善达:拿杭州为例,杭州楼盘降价,如果降完价后卖不出去,就说明原来房价高企是有泡沫,但一降价就出现所谓日光盘,说明需求摆在那里,没有泡沫。
上海证券报记者:那就是说今年房价还是会保持平稳?
许善达:我认为,笼统谈房价概念是不准确的。因为房子里面细分为高档房、低档房多种,郊区六环的房子和二环的房子差距很大。如果平均算一个房价,是非常不科学的。要设计一个指标,必须是同质的才能比较使用。
另外,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差异很大。比如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房价,外需占比很大,在北京限购以前,外来购买的房子占总量的45%。限购以后,外来人口买的只占15%。也就是说30%左右的住房,原来是由外来人员购买的,现在一限购,把这些需求挤出了。如果说限购要放松的话,说明外来的需求还在这儿。外来需求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尤其突出。
在中国这种公共服务架构下,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人们的住房往上移动的趋势越来越大。收入越高,收入增长越快,人们居住的地点向大城市转移的趋势就更大。
营业税等税制改革是渐进式的
上海证券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GDP增长速度为7.5%,从财税上看,这预示着什么?
许善达:GDP增长7.5%左右,从财税角度看来,可以看出有这么几个内涵: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个税制改革是既定的,改革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未来改革只是进度快慢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除了今年1月1日已经出台的,邮政和铁路两个行业外,今年还将在电信领域进行改革。但是,其他领域的改革,如建筑安装、不动产销售、金融保险,还有一些服务业等等,现在还没有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