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每日推荐 > 正文

9月13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5篇)

每日推荐

人民论坛网评 | 让服务消费点亮万家灯火

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服务消费作为民生改善的关键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型升级,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这一趋势,主动争做服务消费升级的有力推动者,以服务消费为抓手,奋力书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篇章。

提升服务品质是满足人民需求的根本所在。优质的服务供给是激发消费潜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服务消费一线,了解群众真实需求,推动解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加放心、舒心、优质的服务。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把握新趋势,成为服务模式创新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为服务消费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强化责任担当,当好消费环境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不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服务消费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用好服务消费这支笔,绘就人民美好生活的崭新画卷,让人民群众在服务消费升级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王铁,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在平凡岗位续写不凡的爱国新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爱国不只是英雄人物的标签,每个人都能以平凡行动诠释爱国情怀。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党员干部更应扛起传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担当,于平凡岗位续写不凡的爱国新篇。

平凡岗位是爱国情怀的“落脚点”。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先贤证明爱国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精神底色。党员干部要将这份责任化为“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自觉,即使身处基层一线,也要清醒认识到,每一份责任的背后,都紧系国家大局、关乎民生温度。要深植“细微之处见忠诚”的信念,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让爱国情怀在思想中扎根,为行动积蓄精神力量。平凡岗位是爱国担当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攻坚克难、深耕专业、精进技能,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群众。

平凡岗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链”。从“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甘守寂寞,到驻村书记黄文秀扎根深山、奉献青春,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诠释奉献。党员干部要传承这种奉献精神,甘当铺路石、愿做孺子牛,让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代代接力中愈发厚重。(作者:魏露,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人民论坛网评 | 用“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关键小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应以《意见》为指引,从细微处入手,用“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关键小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意见》是民生建设的“指南针”,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动员令”。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民生需求,善于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问题,从《意见》的政策指引中找到答案。民生工作不仅是宏大叙事,更是细微之处的温暖传递。《意见》强调的民生建设,正是从群众身边事、眼前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积小胜为大胜。如从养老服务、社区关怀等具体事务入手,组织如上门送餐、定期体检等为老服务,以细微关怀传递社会关爱。要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成为民生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党员干部应深学细悟,从细微处入手,精准落实,让民生工作在细微处绽放光芒,让幸福触手可及,为人民美好生活筑牢根基。(作者:艾大坤,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调查研究要善始善终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党员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调查研究的功夫,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风。调查研究首先要把调查做实,把问题找准、根子挖深。基层情况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如果问题找不准、“病灶”挖不深,很容易陷入“雾里看花”的困境,解决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要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

调查研究的过程,必须要“调”“研”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要在做实“调查”的基础上,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加强研究分析,用好政策资源,提出有效管用、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助力发展是调查研究的目标。衡量调查研究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做好调查研究,要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聚焦群众的所思、所急、所忧、所盼,使各项决策部署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契合民心、聚合民智,赢得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做好调查研究,要以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矛盾问题为重点,通过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郭中磊,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在小事小节上锤炼作风

生活中,毛毛细雨虽不会一下子淋湿衣裳,但若不及时躲避,被淋湿是迟早的事。作风建设也是如此,问题常起于毫末、积于忽微,要谨防“细雨湿衣裳”,从小处严起来,从细处抓起来,才能把不正之风堵得住、防得牢。

强化抓早抓小。“抓早”就是要敏锐洞察、及时干预,尽早识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抓小”就是要聚焦具体、精准发力,紧盯“一顿饭”“一次用车”等具体事项,细化标准、明确红线,让任何逾越底线的“小微动作”都无所遁形。筑牢长效机制。通过日常谈心谈话、随机明察暗访、定期分析研判等方式织密监督网络,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建立健全可查询、可追溯、可问责的长效监督机制,确保监督不松劲、不断线。推动化风成俗。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清正廉洁、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使优良作风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集体风尚。从小事小节上规范言行,在一点一滴中锤炼修养,让清风正气充盈于日常、植根于内心。(作者:吴昌政,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往期精彩内容】

9月12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11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10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9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8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7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9月6日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 | (5篇)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