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杜飞进: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15)

四、抓住关键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提出了紧迫要求。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突出短板,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生态治理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为此,应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新的发展实践。按照习近平同志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向十八届五中全会作说明中所提出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我国生态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加快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治理现代化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同步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生态治理现代化既提出了内容要求,也提出了时间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切实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加强统筹谋划,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与国家和民族的总体奋斗目标同向同步。为此,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合理确定生态治理的各项动态目标。充分尊重生态红线以及生态功能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实现环境保护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融合[10]B7,真正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上一页 1... 1314151617...19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