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王均伟
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要把共产党的事情办好。聚精会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使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是全党的政治责任。正是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党的建设,聚焦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落地生根,需立规矩、作表率,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抓,防止在作风建设上出现懈怠和反弹;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要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选自《学术前沿》,2025年第15期,详见全文)
作者简介
王均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党的领袖人物思想与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著作有《信仰至上》《中国特色国防与军队建设道路》《建党之路》《铸造历史》《共和国经济风云》等。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 邢广程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给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式,其原则、理念、思想和精神符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能够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极大地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有助于扩大同世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在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总结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从这里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国际合作模式而谋划出来的,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合作价值。(选自《人民论坛》,2025年第17期,详见全文)
作者简介
邢广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治理、中俄关系等。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著有《新型伙伴关系范式》《崛起的中亚》等学术著作。
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 芮明杰
科技的本质是探索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其目标是通过科学创新和技术应用,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科技的本质和目标、与新型开放合作生态和新型研究范式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自立”强调自主性和独立性,是实现自强的基础。科技自立,即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减少外部依赖。“自强”强调进取性和发展性,是自立的更高目标。科技自强,即在关键领域取得领先优势,跻身全球科技强国。科技自立是基础,科技自强是目标。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不依赖他人,在关键领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态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前瞻性系统性部署。这一战略部署的核心逻辑,以自主可控为底线、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创新生态为支撑,要求在关键领域掌握主动权,在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同时,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选自《国家治理》,2025年第16期,详见全文)
作者简介
芮明杰,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产业与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知识与管理创新等研究。出版《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平台经济:趋势与战略》等专著、合著、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人民论坛网评 | 以优质服务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当前,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特征愈发明显,人才竞争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服务为先”理念,以优质服务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服务资源,加快推进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推动人才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政策“精准推送”、服务“免申即享”,让人才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敢于“破立并举”,真正为人才松绑解缚,使其放开手脚创新、放心大胆探索,形成天下英才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既要注重物质保障,更要注重思想引导、政治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政治引领有机融入日常服务管理,引导广大人才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作者:卢默民,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清楚。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风建设成效如何,关键要看群众的堵心事是否疏通了、操心事是否解决了、揪心事是否化解了。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是观察作风的“显微镜”。像焦裕禄、谷文昌那些作风扎实的干部,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把群众当家人,时常“回家”看看,直面“家里”难事、烦事,即便只是帮个小忙、出个主意,群众也会觉得这样的干部接地气。只有干部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
群众的大拇指,只认实效不认虚功。当干部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把好评送到干部耳边,这正是作风建设的最好答卷。唯有始终以群众的感受为风向标,少些虚功、多些实招,才能让群众的笑容更多、心气更顺、日子更甜。(作者:殷其斌,选自人民论坛网,详见全文)
【往期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