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当代西方的激进主义:一种重要社会思潮(7)

几点评价

有些评论者认为,激进主义再也没有要求社会彻底变革的宏愿。另一些批评者则认为,全球变革导致危机的可能性降低,激进主义政治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基于上面的剖析,笔者对激进主义思潮评价如下。

首先,激进主义思潮是反思性的和进步性的。从政治上讲,激进主义思潮是进步的,与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交叉关系,相互间存在重叠交叉。激进主义者反对普世价值,反对普遍主义,强调特殊、例外和地方价值。所以,激进主义在政治上往往同地区利益和地方利益相结合,对西方主流价值以及被推崇为无可怀疑的东西提出了质疑,做出了重新解释。激进主义者看到了在科学、民主、理性、自由概念背后西方文化霸权的恣意妄为,西方政治、文化、军事等力量对非西方地区无孔不入的渗透和影响。他们站在当代西方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上,但是他们不是反文明的,也不是反人类的。他们试图揭示多元文化的内在价值,揭示区分于西方主流文明的其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当代西方主流文化或主流价值不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激进主义思潮既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内部、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地带生发出来,形成广泛影响,也在世界各地得到积极响应,并取得新发展。

第二,作为思潮的激进主义和作为运动的激进主义之间既存在差别,也有密切的联系。国内理论界有时把作为思潮的激进主义和作为运动的激进主义混同起来,但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激进主义运动是暂时的,激进主义思潮则更为长久。激进主义思潮是与社会运动相关联的理论,在某种情况下是可能会导致大规模激进主义运动的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当权的保守派顽固不妥协和限制大规模群众运动之下,一些思想倾向直接把力量和20世纪60年代激进主义理想转变到新兴的权利运动——更广泛的女权主义、反对性别歧视和同性恋‘认同’运动——上去。”我们肯定激进主义思潮的合理成分,但要反对和防止激进主义运动。

第三,激进主义思潮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学说。激进主义思潮对现代社会持批评态度,但是这种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主张是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它的斗争形式非常明确,就是诉诸于暴力革命。激进主义思潮虽然也希望完成对社会的批判、改革或变革,但它依靠的手段不是诉诸于暴力革命,而是诉诸于大学校园的学生运动。在激进主义者看来,工人阶级已经趋于保守,革命已经不可能。在整体社会革命或工人阶级革命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它寄希望于年轻的大学生或社会新生力量,通过学生运动或校园运动,带动各种社会运动,改变社会现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以,激进主义思潮对社会变革主力的改变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社会变革的主力已经不是马克思当年说的无产阶级。激进主义不是一种革命理论,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合理性,只是认为现代文明存在某些局限性,需要不断批判、修正和改良,不希望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激进主义思潮属于社会改良主义,虽然个别激进主义者主张革命。

第四,激进主义思潮往往反映的是社会的弱者、族群的少数派或边缘群体的呼声,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激进主义思潮和社会极端现象、过激行为、阶级贫困、社会暴力或暴行等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贫困和发生暴行的显然不是社会上层,而往往是社会底层或边缘地带。总的来讲,除个别特殊的情况,社会上层一般来说不会走向极端,往往是社会底层会走向极端,发生自下而上的反叛。所以,激进主义反映的是基层的呼声、底层的希望,表现的是社会边缘地带的力量或要求。作为思潮的激进主义想要表达的,不是个人的思想和要求,而是底层社会力量的反映。所以,它是边缘对中心的挑战,是底层对上层的反叛,也可以说,是弱者对强者的抗争。因而,在激进主义思潮中,有些关键词——抗争、抵抗、反抗、暴力等——总是频繁地出现。可以说,不同于自由主义或者其他的任何一种主义,激进主义是跟各种社会运动、社会抗争结合度最高的社会思潮,也是最贴近社会现实,跟普通人民大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需要和要求产生最直接共鸣的社会思潮。普通人民群众、边缘的社会团体、各种受排挤和受压迫的社会力量最容易在激进主义思潮中找到自己的思想之源和精神导师。因此,它往往与反资本主义、反现代社会、反中央集权、反政府暴力、反官僚体制结成非常广泛的联盟,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只要社会有压迫、有剥削、有不公平现象存在,我们就可以看到激进主义者的身影,听到激进主义者的声音。反之,我们也可以把激进主义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文明程度的反向指标,凡是激进主义有较大市场的地方,就表明这个地方的社会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激进主义思潮并不是发展得越兴盛越好,因为激进主义很容易与反政府、反社会力量走到一起,成为其邻居或朋友,从而破坏国家的统一,破坏人民生活的安宁,甚至同各种极端势力走到一起。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需要警惕激进主义思潮。

最后,激进主义思潮往往代表社会中被压迫的阶层、团体或社会力量,他们需要借助于激进主义来实行反抗和抗争。这表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消极悲观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激进主义并不是真的要推翻现代社会制度,否定西方主流价值,它更大程度上是想要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过,这种生存和发展空间只局限在本土和地方层面。他们不谋求将这种本土的地方的东西普遍化,而谋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愿望。以这种思路来看激进主义,它在很大意义上会对当下世界的秩序——现有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单极世界格局——形成某种冲击,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颠覆或改变当今世界的总体格局。因为放眼全球和整个世界来看,激进主义力量是弱小的。所以,激进主义思潮的未来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它可能慢慢地被西方主流价值收买、瓦解、吸收、分化,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这种革命性、破坏性和西方主流价值对抗性的倾向和趋势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我们对激进主义思潮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二是激进主义思潮可能会完成一种自我变革,这种自我变革就是降低它的斗争锋芒,慢慢地趋向于温和,跟它本土的各种社会力量相和解,由破坏走向建设。当然激进主义不可能消解为无,因为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不平等、不自由、不公平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区别对待等,只要丑恶现象持续一天,只要地方性饥荒、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尤其是制度不公和社会不义导致的人类惨剧一直发生,那么激进主义思潮总能够找到自己的追随者,总会有自己存在的空间,总会不断地发出反抗这个不公平世界的声音。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激进主义   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