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2016,我想要的新供给

顾客在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里选购进口商品。

人民视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从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从排浪式的消费需求到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正引领我国消费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品质消费、个性消费、绿色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消费,成为消费升级中最具代表性的“蓝海”。

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提高供给能力,改善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百姓生活新需求?新年伊始,部分消费者向本报记者畅谈了他们的感受和看法。

——编者

关键词:品质

  追求格调,多花点钱也乐意

本报记者林丽鹂

“这次去日本想多买一点化妆品,东京银座的商场里,每位游客限购3瓶奥尔滨健康水,我和男朋友一口气买了6瓶。”前不久,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员工王晶晶到日本旅游,购物占去了近半时间。

说起这几年花钱习惯的变化,王晶晶说:过去洗发水哪款特价用哪款,现在为减少掉发,专门改用无硅的;过去化妆品用佰草集,现在针对痘肌调理改用奥尔滨的;过去服装鞋帽喜欢跟风淘宝爆款,现在换为专柜品牌。“过去买了一堆,却没几件能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现在讲究少而精,单价虽贵但穿的次数多,反而不觉得浪费。”

王晶晶坦言,近年来,自己“从头到脚”体现着向品质消费的升级,背后反映了消费理念的变化:“过去追求的是基于价格的性价比,买东西线上线下先比价;现在追求的是基于品质的性价比,只要物有所值,更有品味和格调,多花点钱也愿意。”

像王晶晶一样,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选择。然而,面对消费需求的升级,国内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往往不能与之匹配。

以化妆品为例,国外产品不仅针对性更强、种类更多,而且换代更快。“比如韩国发明的气垫BB霜能满足快速补妆的需求,但国内化妆品行业却鲜有类似的创新。”王晶晶说。

在品质保障上,以母婴产品为例,海外代购优质奶粉在国内有巨大需求,而说起国内奶粉,由于前些年个别公司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王晶晶依旧觉得不太放心。

至于服务品质,王晶晶说:“在国外专柜即使只看不买,售货员也会耐心介绍,但国内很多售货员都是‘看人下菜碟’。”

王晶晶认为,随着国内消费转向品质消费,商品结构正从低档次、无品牌升级为中高档、品牌消费,“如果中国制造的产品能有同样的品质保障、同样值得信赖的品牌,我当然更愿意在国内买。”

记者点评:

海外购物“疯涨”,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射出长期以来国内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年,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愿意通过个性化的消费来体现自己的生活品质。可看看市场上,要么是毫无个性的大路货,要么是生硬模仿的山寨货,能满足消费升级的商品选择性小。适应品质消费新需求,既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与消费需求的匹配度,也要创新商业模式、营销技术,让品质消费新需求与新供给形成良性互动。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供给   新供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