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根基与灵魂(6)

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四中全会《决定》,对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上述法律虚无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四中全会提出的许多法治命题、法治思考、法治措施、法治目标,包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以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等等,都是要在克服法律虚无主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方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法治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要把这条道路走好,在下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是否能跟上?整个国家的干部队伍,虽然文化学历水平已经很高,但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尚有差距,如何提升我们广大干部对法治的认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其次,法治的措施如何细化?四中全会公报虽然对法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对实现法治的途径也做出了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但总体上还比较原则,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再次,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是在吸收西方法治建设成果和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的基础上绘就,那么,如何厘清西方法治和中国法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界定移植、借鉴西方法治和创建我们自己的法治之间的“度”。这是需要我们广大法律实务者和法学研究者认真思考、积极回应的重要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第16个子课题“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ZD081)

注释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99、148、138、199、81页。

6~7《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4、106页。

8、[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7页、59页。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04页、154页。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优秀法律文明精华的吸收与传承,是西方法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也是西方法治传统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必然)发展。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是对新中国65年法律发展历程的反思与总结,也是对1997年以来中国开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7年的光荣历程的肯定和拓展。全面推行依法治国,是当下中国的头等大事,不但回应了中国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吸取我们近年来(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反腐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对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的法律虚无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关键词】依法治国 西方法治思想 反腐 法律虚无主义 国家治理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导,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法律文化史论》、《法学史研究I*当代日本法学》、《比较犯罪学》、《西方法学家列传》、《西方民法史》等。

 

责 编/杨昀贇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根基   灵魂   文明   政治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