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国资委副主任谈本轮混改难点:配套改革非常迟缓(5)

核心提示: 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个新概念,在央企和地方国企中早已有不少探索。但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看来,之前的混合所有制状况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与中石化不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混改”的首次亮相,采取的则是拿出单个项目的形式。

2012年5月30日,中石油集团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项目投资人合作框架协议,开创了全民资本投资于大型央企国家重点项目的新模式。根据协议,在新公司注册资本金625亿元中,中石油投入325亿元,占比52%;其他3家分别投入100亿元,各占比16%。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基金作为民营资本的代表参与其中。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通过基金来聚集分散的民间资本,通过团队专业管理去实现稳健收益,这将是民间投资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混改的甜头

国企:得到了资金、市场、效益和完善的机制;

民企:到“禁区”去分杯羹。

用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的话来说,中石化今年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情是混合所有制的探索,第二件是页岩气的突破。

吕大鹏说:“混合所有制会在体制机制上带来很大变化。原来国企里面有一些传统的、不大好突破的东西,在这个新的体制下形成倒逼机制,它就要逼迫我们这块改进自己的机制。”

“混改”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将设立11人董事会,占70%股份的中石化只派出董事4人。中石化称,对它的管理是管资本而不是管资产,不会像原来那么具体。新公司还首度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全球招募9位职业经理人。“这对我们原来的体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吕大鹏说。

此外,中石化销售公司将在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中实施股权激励,考核体系也趋向市场化,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作为管理层考核的主要指标。

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混改”刚刚起步,但有些公司却早已尝到了“混改”的甜头。中国建材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的中国建材集团,正处于经营极度困难的时期。公司总共只有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却有30亿元的银行逾期负债。宋志平被任命为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的当天,就收到了法院发来的传票。

宋志平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中国建材本身底子薄,又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我们要想获得动力,只有遵循市场,我们的改革是倒逼出来的。”

自2002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在推进“混改”的过程中吸纳了近千家民营企业。截至2013年底,该集团各级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5%。这家“草根央企”通过市场化改革,2014年位列全球500强排名第267位,稳居全球建材行业第二名。

“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主要是得到了资金和机制。同时,用行业整合的方法,得到了市场和效益。”宋志平把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归于“混改”之功。

上一页 1... 34567...11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