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融入”的现实困境与文化冲突(3)

——德国的移民政策和外来移民运动

最近几年,德国申请避难的人数又有了显著增加,从2009年的2.7万增加至2013年的10万。目前,意大利兰蓬杜萨的难民海难事件频发,再度将难民政策提到欧洲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为此,德国也积极谋求欧盟成员国避难政策的协调和欧洲共同政策的出台。

回乡侨民。德国传统上可以长期居留的人群除了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亲属和后代,还有一类就是所谓的回乡侨民,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从前苏联、波兰、捷克等东欧、南欧地区被驱逐出境的德意志人的后裔,1993年的法律修订之后,称之为“晚期回乡侨民”。德国《基本法》将此类人群及其后裔认可为德国族裔,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移居德国,加入德国籍并获得融入援助。自1950年起,共有500多万回乡侨民及其家属移居德国,构成了除客籍劳工以外最大的移民背景人群,尤其在两德统一之后的1991~1995年间,从中东欧地区迁徙至德国的“晚期回乡侨民”更是以每年20万人次的数量在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回乡侨民往往具备良好的德语知识,融入德国社会相对容易。而在这之后的“晚期回乡侨民”、尤其是来自前苏联地区的侨民与德国之间的联系松散得多,德语水平也不及先前的回乡侨民,1990年的《回乡侨民接收法》提高了对于此类人群的语言要求,这些侨民面临与普通外来移民相似的语言和融入的困难,同样也不易为主流社会所接受。2005年生效的《移民法》规定,陪同“晚期回乡侨民”入境的非德裔家庭成员也需要参加语言考试,这使得回乡侨民和移民势头明显放缓,到2012年大幅度缩减至2000人以下。

欧盟内部的自由迁徙

欧洲一体化赋予欧盟成员国公民以自由迁徙的权利,欧盟内部的自由迁徙已然成为外来移民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字,2008年底,德国外籍移民总数为954.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6%,其中在欧盟外国家出生的外国人占德国总人口的7.5%,在其他欧盟国家出生的占德国总人口的4.2%。

然而,由于欧盟各国内部既有的社会福利落差,德国国内的保守势力担心来自中东欧的廉价劳动力大规模“倾销”到高工资、高福利的德国,会冲击本国的就业市场,甚至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带来“社会倾销”和“贫困移民”。正是出于这一担忧,德国直到2011年5月才向2004年就已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开放劳动力市场,对于2007年加入欧盟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德国更是拖延到2014年1月才对其公民提供完全的自由迁徙和就业权利,而随着对这两个在中东欧新成员国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自由迁徙的准入期限临近,“蹭福利旅游(Sozialtourismus)”一词甚至成为德国2013年年度最差词汇,充分反映了老欧洲的社会心理和新老欧洲在内部移民中的矛盾。事实上,很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移民移居德国只是为了获得更高收入,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从德国申请福利金。德国融入与移民基金会专家委员会(SVR)2013年4月的年度鉴定报告也证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自加入欧盟以来的自由迁徙是成功的,其受教育程度完全不在德国平均水平之下,就业率甚至高于德国平均水平。

2008年以来,深陷欧债危机的南欧国家向经济表现强劲的德国区内移民的趋势明显增强。经合组织的调查显示,2010年下半年从重灾国希腊移民至德国的人数为7437人,而一年之后该数字就翻番至1.5万人,同一时间来自西班牙的移民人数更是翻了两倍以上。

移民政策

《国籍法》与《移民法》:对移民国家的承认。德国在二战之后方才成为事实上的移民国家,而其对移民国家状态的承认则更晚,这是因为建立在轮转制基础之上的客籍劳工模式具有显著的临时性和限制性特征。由于客籍劳工模式在制度设计上着眼于短期移民,不带来社会影响和后果,这导致德国很长时间里依据一部《外国人法》来处理外国人的出入境问题,没有专门针对移民出台相应的连贯性政策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首先,德国政府在政治话语上长期否认自身是移民国家,从而造成在移民政策上无所作为,仅仅依靠现代国家理念中的福利制度来吸纳外来移民,不可否认的是,移民在机会均等的原则基础上被最大限度地纳入社会保障体制和就业市场,结构性融入取得巨大成就,但外来移民在融入意愿与语言融入、心理认同方面问题多多;其次,轮转制导致企业重复培训工人,不得不承担极高的用工成本压力。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移民从德国社会的临时现象转变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德国成为了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移民国,移民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论题和政党竞争的焦点,从法律意义上的转变则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第一,通过1990年的《外国人法》改革,降低了入籍的难度;第二,通过2000年的《国籍法》改革,有限制地引入了国籍获取方面的出生地原则,并在一定期限内容许接受双重国籍;第三,2005年生效、2007年修订的《移民法》标志着德国从非正式移民国迈向正式移民国,移民政策成为国家重点调控的政策领域;最后,通过2006年以来的融入峰会以及发起成立伊斯兰教联席会议等政治倡议活动,德国加紧引导移民更好地融入本土社会。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困境   冲突   现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