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孤立主义与美国的政策取向(2)

1796年9月17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任期期满时发表“告别演说”,进一步阐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思想。他强调:“我们对待外国的重大的行为准则是在扩张我们的商业关系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他们发生政治上的牵连,我们迄今已经承担的义务,应当忠实履行。让我们到此为止。欧洲本身有一系列的重大利益,这些利益对于我们却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关系。因此,欧洲必然陷入经常发生的纠纷中,那些纠纷在实质上是同我们毫不相干的。因此,在他们的变化沉浮的政治中,假如我们人为地和欧洲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使我们自己牵连到欧洲的日常变化着的政治中,即欧洲国家友好或敌对的日常的联合或冲突中,那一定是不明智的。我国的地理位置远离欧洲,这就促使我们也使我们能够追求另一种途径。”华盛顿的这一演说被视作美国孤立主义对外原则的纲领,被此后历届美国政府所遵循,直到1917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孤立主义政策原则才算基本告一段落。

但美国的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其一,它所强调的只是回避与欧洲“发生政治上的牵连”,避免陷于欧洲国家间的纠纷中,而不限制美国向美洲其他地区或海外扩张。其二,它所限定的是“政治”牵连以及与欧洲国家的联合或冲突,而不包括商业上的交往。美国在建国初期经济力量较薄弱,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和掩护下,它利用欧洲列强相互争斗的矛盾和时机,动用一切手段大肆扩展疆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从美国独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00多年间,欧洲列强长期沉湎于竞争欧洲和世界霸权、抢夺全球殖民地的斗争之中,相互勾心斗角,拉帮结伙,你争我夺,矛盾重重,纠纷不断,战争连绵。仅为反对和防止法国称霸,欧洲搞了七次反法联盟行动,前后互斗了12年之久。美国则依靠孤立主义政策,有效地摆脱欧洲国家间的纠葛,抓住欧洲无暇顾及美洲的有利时机,迅速地实现了疆域的扩张和经济的崛起。美国独立时只有东部13州,总面积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但通过抢夺、强占、购买等各种手段,到1867年已扩张为拥有937万平方公里的大国。美国还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机,充分发挥“后来者”的优势,迅速实现高水平的工业化。到1892年,美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工业产量约为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很多,但孤立主义的对外原则无疑为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美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与欧洲国家的利益争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提出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反对欧洲国家再到美洲夺取殖民地”“不干涉”和“美洲体系”三大原则,称作“门罗宣言”。就这样,在拉美蓬勃兴起反对欧洲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时刻,美国以支持拉美国家独立为旗帜,乘机排挤出欧洲列强,从而把美洲变为美国独自的势力范围,使拉美成为其可靠“后院”。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另一基本原则。而随着羽毛的丰满,美国也越来越着力参与同欧洲列强争夺世界利益的活动中。有时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例如,美国在列强瓜分中国时是迟到者,便于1898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有时则是诉诸武力威胁,如与英、法争夺巴拿马运河开凿权。而为了攫取西班牙手里的古巴和菲律宾等地,则赤裸裸地发动了美西战争。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孤立主义   美国   取向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