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区域聚焦 > 正文

上海:开启“全球城市”新征程

编者按:城市是经济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我国城市在整个世界城市体系里的作用和地位也越发重要。作为我国的超大城市之一,上海提出到2040年建成全球城市。那么,世界公认的全球城市有着怎样的特征?上海要成为中国的全球城市底气何在?上海全球城市的定位将给国内特大城市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借鉴?

■ 半月谈记者 叶锋 陆文军 叶健 梁希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一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应运而生,上海就是这样的城市。未来发展,上海的方向在哪里,上海的回答是:成为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长啥样

关于全球城市,业内普遍认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森的定义,即全球城市就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及政府方面具有直接影响全球事务能力的城市,其基本要素包括世界著名银行总部数、主要证券公司的市场价值、世界著名大公司总部数、国际旅客规模巨大的国际机场数以及由这些要素所促成的全球影响力等。

萨森通过城市产业数据分析认为,伦敦是成熟最早、发展最快的全球城市。伦敦从昔日的帝国之都发展成为今日的全球城市,既体现了其城市规划的开放性和先见性,也与诸多历史机缘分不开。更值得人深思的是,伦敦并没有把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机械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而是选择了金融商业作为城市的主要产业,这个战略无疑是促使其成为全球城市的最重要的先机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伦敦凭借着商业贸易的悠久历史和领先地位,与纽约、东京并称为国际经济的“指挥中心”。在伦敦的金融商业区中,银行、证券、保险、律师机构等鳞次栉比。根据富时指数机构的统计,英国100强公司有一半的总部设在伦敦,欧洲500强公司有100多个总部在伦敦,世界10大律师事务所中排名前四位的总部都设在伦敦。

除此之外,伦敦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众多的新闻媒体、文化机构、广告和商业创意机构,形成了声名显赫的专门商业街区。

在日本民间机构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去年10月公布的“2015年版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伦敦连续第四年夺魁,主要原因是伦敦经济充满活力。而在普华永道近日发表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伦敦并没有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再次成功击败了纽约、北京、新加坡和东京等众多国际大都市而名列全球城市发展机遇榜榜首。

全球城市的“气质”

在萨森看来,全球城市的发展路径并不单一,不需要“千城一面”,城市管理者应当让城市保留自己的特色。比如,伦敦易于做生意的指标曾在全球城市中仅排名42位,合同执行方面排到了37位,但这并没能动摇伦敦的全球城市地位。

长期研究城市经济的上海市经济学学会会长周振华认为,现在的城市,已经不能单纯将其当作一种场所、地点的空间,更要将其视为“流动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的背景下,各种资源要素全球流动的增长,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相互连接而进入全球网络,成为节点城市。

在当今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除了一般的节点城市外,还涌现出一些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的主要(基本)节点城市。它们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联系,而且在全球经济协调与组织中扮演超越国家界限的关键角色。这些城市,就是全球城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介绍,以前研究一个城市的产业更多着眼于产业链,但经济全球化以后,讲的就不是产业链,而是价值链。

“现在我们研究城市,不关心你是重点做纺织、机械还是汽车,而是在这些产业里,你处于什么价值区段?是管理控制最高附加值的,还是研究开发,或者最低价值的制造装备。”唐子来说。

从价值链的角度,衡量全球城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口径,即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英国著名智库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有个著名的指数“GaWC175”显示,2000年至2012年间,伦敦和纽约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关联网络中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