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市长谈 | 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与转型路径(2)

推进经济转型

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大难题。要明确转型目标要求,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扬长补短,精准定位,促进最有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端化、低碳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推进“两化融合”和“互联网+”,延长产业链条,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打造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基地。

培育壮大优势替代产业。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聚焦信息技术、机器人、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对工业的配套服务和吸纳就业的水平。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进环境转优

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又一个难点。要严格标准,倒逼环境改善,促进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

狠抓节能减排。围绕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业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强化环境污染整治。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预控预警和联防联控;落实城市流域内主干水系的污染整治,让污染河道恢复清流;逐步消除重金属等污染,努力实现天更蓝、水更清。

修复生态环境。开展采矿沉陷区、废弃矿山等重大地质环境问题治理,让废弃矿山和土地重披绿装。开展大规模的绿化提升行动,提高森林和绿化覆盖率。  

推进体制转轨

改革创新是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以制度性安排和法治为保障,促进转型发展体制机制建设。

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改革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在资本市场融资力度,积极运用PPP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统筹协调城乡、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转型。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上重要位置,以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增强对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快主导行业和接续替代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全面推广能源合同管理,推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居民节水、节电、节气的价格调节机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健全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长效机制。强化环境执法机制建设,保持对污染的高压严管态势。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资源型   城市发展   路径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