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邵宇:新常态的三大关键|解读三个“新”(2)

新供给

供给的核心是一个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决定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前中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廉价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等。中国正在准备从密集要素投入过渡为要素效率的提升,然后再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现在问题是怎么样去实现产业和产能的升级。这大概会沿着六个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六新”供给进展。

首先是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两个“新”更多代表的是原创,包括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一些内容,是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一些突破和创造。突破性科技或者说技术革命的出现,某种意义上说是小概率事件,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美国的技术和设计特别多、特别牛、特别能创新,关键原因其实不是美国人有多聪明,而是它有个无比强悍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敢往里面砸钱。因为只有这样的投入才能有那样显著的结果,我们应从这种意义上去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

第二个环节上的创新比较简单一点,就是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这块可能主要就是围绕着现在最热门的“互联网+”领域展开,就是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的制造业,“互联网+”确实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是非常有效果的,效率是明显提升的,消费者也能够得到很多的实惠,希望通过“互联网+”能够从新的供给里面带动更多的新的需求。

最后是新的制度,包括简政放权、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总体而言,这都会使得结合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有明显的下降,会使得不仅是生产函数中的有效要素供给会上升,TFP会变得更大,整个经济也变得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这几个方面也形成新的供给的主要内容。

新宏观调控

市场还是喜欢用“放水”、“刺激”这些词语去描述当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动向,这其实还是典型的旧常态的思维和旧常态的语境。新常态就意味着我们对经济增速有比较大的容忍度,所以整个宏观操作的目的可能只是托住经济的底部,更重要的目的是修复中国宏观资产负债表。

经济分阴阳,如同股市分牛熊,牛市的感觉就是恨不得每天最好24小时交易,然后7天不停地交易,能够跑步入市,比如你现在肯定后悔加杠杆加得不够大,这就是牛市的心态,人人都是股神;而一旦进入熊市的话,特别是对于经历过上次大牛市的投资人非常清楚,每次抄底都抄到了腰上,恨不得剁手,难怪当时有一句话叫做“珍惜生命,远离哀股”。股市的牛熊很容易看,看指数就行了,那么经济的阴阳又是怎么回事呢?当经济处于阳面的时候,所有企业都只想一件事情,就是怎样去扩大生产,包括更多的投资,更多的借债,为什么呢?看看周围的其他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不做那就要out了,但是当经济转向阴面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忙着还债,他不再考虑ROE,只考虑利息成本怎么这么高,不管赚不赚钱,利息还得付,能不能把杆杠降下来。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