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企业家来说,多给薪酬肯定是高兴的。但央企一把手限薪我很理解。”张杰解释,“怎样搞好国有企业,其实是关系到中国未来能否超越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最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如果国有企业领导薪酬很高,就会成为被攻击对象,说你是维护少数人利益,这样从制度上很难去解释。”他认为,中央规定的央企主要负责领导薪酬不能过高,要与职工平均收入挂钩、与效益挂钩、与贡献挂钩,战略上是对的,有利于平衡舆论和当下社会矛盾。
张杰支持央企负责人限薪,但他认为,国企一把手之下的人才薪酬还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要靠市场激励调动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竞争。
恒天集团目前有三大板块六大业务:纺机和商用汽车、贸易和新材料、金融和文化地产。张杰表示,六大业务在未来5年不需要大的变化,但会根据未来发展有所侧重地细化发展目标。在更长远的未来,他希望能形成三大业务:金融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整个系统的金融控股集团;制造业,有纺织机械、新能源汽车、新型纤维材料三大新技术支撑;服务业,主要是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业务的赢利能力和资金能力可以用于培育新的制造业技术和产品,金融不好时,我们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制造业产业不好时,我们有体验式的文化产业……这三个同时都不好——不太可能。”
对话张杰董事长:能源危机是个伪命题
《中国经济周刊》:国企整体的利润在2014年并不好,恒天集团却实现了利润新高,主要是靠什么实现的?
张杰:主要靠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技术创新的企业保持了很好的赢利,同时资本市场有一块收益,另外,别人亏的,我们比别人亏得少,综合加起来就很好了。
做企业要把握好节奏,三年前,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之前,恒天集团就提出“整合,提升,创新”,2008年、2009年集中精力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转好,2011年向上冲了一下,从2012—2014年,我们有意放慢了增长的速度,眼睛向内,注重内部业务整合,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正好这次遇到资本市场的活跃,我们又及时通过资本运作,提升了技术创新的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看待未来制造业和能源产业的走向?
张杰:我自己判断,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伴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加上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以及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在开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在技术进步非常快,以我们恒天集团新材料业务领域的创新为例,用溶剂法生产的纤维,一亩地木材的纤维产量是棉花的3倍,如果玉米秸秆等植物性纤维原材料也能够充分利用,产量将达到棉花的8倍。这些技术都在大规模生产的前沿,正处于培育阶段。我认为能源危机是伪命题,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将彻底改变能源结构,也会使各个领域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