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大势 > 正文

多位权威人士:廓清中国经济三大疑题

《瞭望》:廓清中国经济三大疑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很可能达到平均7%以上。和以前的高增长率相比,这也许要低得多,但从全球标准来看依然绰绰有余。如果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那么它仍将是世界其他国家所羡慕的对象。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 宫超

实习生 乔丽培

针对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形势,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境外的一些机构甚至出现了中国经济衰退的论调,并由此提出三大质疑:中国经济是否失去增长动力?中国目前面临的信贷风险是否可控?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是否正常?

事实是否符合上述疑问?中国经济当前究竟是怎样一种运行态势?未来又会呈现出何种状态?围绕着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宏调政策权威人士,以期廓清当前中国经济诸多疑惑之处。接受采访的学者如下(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尹中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孙学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宗良: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是否失去增长动力

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追求GDP增速,只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能够增加,只要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只要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没有太大变化,应该有勇气来接受经济增速低于7.5%这样一个现实。更何况,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仍然在7%左右的较高水平。

《瞭望》:尽管9月份PMI与8月份持平,但8月份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出现回落,仍然较为明显。因此,国内外一些机构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究竟应如何判断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

孙学工:PMI一般在月初就出来了,主要是为了预测当月的工业增加值,并不是为了进行长期预测。相比而言,月中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更能准确反映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的情况。

8月份部分经济数据下跌程度较大,涉及行业面较广。工业增加值6.9%的增速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出乎大家普遍预期。从上游的采矿到下游的制造业、发电等都出现了下跌。这是供给面的情况。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