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学术快递> 正文

人民智库研究报告: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沁源探索(8)

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好的政治生态的强力支撑。沁源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实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新时代绿色沁源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觉悟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各项制度,着力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大力落实“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进一步武装头脑、凝心聚魂、推动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巡视巡察整改自行“回头看”,制定实行《干部提醒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持续保持工作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转型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应急抢险一线发现干部、识别干部、检验干部,真正做到把在关键时候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干部放在关键岗位。

 

创新“五分工作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施“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拓展新时代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在具体实践中,沁源创新“五分工作法”,即分领域、分类型、分重点、分层次、分区域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两创新一规范”,落实“三步四循环”工作法,完善“三会一课”会前会后“双报备”等制度;开展“苦干三个月、党员作表率”“整治‘三股歪风’,塑造良好形象”“五树五严”等活动,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0

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动力、奋斗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新时代推动改革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沁源结合新时代全县改革发展新任务新目标,紧抓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等工作。县委常委会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努力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好标杆、作好表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

针对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这一问题,沁源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学习、交流和培训,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沁源在长治全市率先启动“两高下基层”干部培训项目,并邀请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在内的全国多领域专家学者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2万人次;分类型、分批次组织县乡村党员干部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金华、江苏宿迁、陕西延安、山西纪兰党性教育基地以及周边县区等知名高校或地区进行专题培训、学习、考察6500余人次,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激发了干劲;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根本要求,选派70名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1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引进高层次人才51名,储备农村后备干部481名,让干部真正沉下去、挑重担,得到充分的锻炼成长,打造出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推动新时代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队伍保障。

 

打造团结集中、动力饱满、稳定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各级领导干部的干事动力、综合素养对地方治理与县域发展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在转型发展关键期,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增强本领、提高能力,打破思维定势、摆脱利益束缚,齐心协力、干出成效。在基层,党政班子换届、主要领导变更带来发展思路的变化是普遍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就任领导干部为追求任期政绩而片面关注短期效果、漠视长期利益的问题。从“三驾马车”到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经历了从短期到长期、发展动力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的重构,反映了以往短期的政绩观及其机制体系难以适应既有的理念架构。因此,必须形成既有利于长期推进、又能够不断强化落实新思想新理念的机制体系,以干部队伍的思想统一、体制机制的持续连贯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沁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综合决策部门,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大幅度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执行力,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绿色发展推进机制。为加快绿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沁源一方面不拘一格地从本地选拔经过锻炼、有政治担当的年轻优秀分子,把他们放到关键位置去独当一面,另一方面加快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强化智库建设、专家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政策的连贯性,强调绿色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姿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强化和保障。

 

干部队伍建设成效受到城乡群众高度认同

调查发现,沁源城乡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3.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上发挥的作用更强了”,92.1%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在贯彻党的决定方面的作用更强了”,91.4%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强了”;在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方面,分别有90.5%的受访者和89.8%的受访者认为“城乡基层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更强了”。在诸多对沁源干部队伍变化的评价中,“干部的学习氛围更浓厚了”这一项,受访者给予的评价最高,均分为4.45分(满分5分),体现出沁源的干部在“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过程中,面对新的理念、发展经验、工作技能,积极主动学习,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干部的干事创业动力和创新意识更强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这两项均得到受访者4.43分的评价,“干部强弱项、补短板,提高本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得到受访者4.41分的评价。此外,有86.7%的受访者对“干部为民服务的理念更强了”表示认同。

111

上一页 1... 678910...1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鲁杰
标签: 新时代   县域治理   高质量发展   沁源   绿色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