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独家策划:2017年最具价值的100个观点(9)

71.贺丹:积极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家庭结构变动特点及低生育水平的大背景下,积极建设家庭友好型政策,发挥家庭的政策支点作用尤为重要。积极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第一,要树立家庭优先的价值理念,将家庭利益的审视融入所有经济社会政策。第二,要制定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为主体的家庭支持政策,形成家庭友好的制度环境。第三,要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支持女性职业发展,消除女性的后顾之忧。第四,积极倡导代际间交流和互助,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第五,要加强社区对家庭的支持,创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2017年12月8日)

72.朱启臻: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在于人才

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在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农业特点的认识和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把握,保障决策不偏离中央乡村振兴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把具有基层“三农”经验的优秀分子选拔到“三农”工作岗位上,避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弯路。同时要充分利用、整合“三农”学者的研究成果,吸收其合理成分,为振兴乡村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光明日报》,2017年12月3日)

73.郑风田:城乡融合就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对方长处

城乡融合更深的含义是二者更深入地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并避免不足。城市要吸收乡村的特点有:美景与生态,要环境美,不能都是高楼大厦;同样的道理,乡村也要吸收城市的长处:基础设施要健全,生活要便利化,比如自来水、下水管道、污水处理、网络与无线信号等,都应该与城市一样,银行网点、购物、公共交通等方面也要跟上。城乡融合就是城市与乡村二者互相吸收对方的长处,城市要变得更生态、更绿色、更宜居,乡村应该在基础硬件上加大投入,应该更清洁、更便利化、更环保。——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北京日报》,2017年11月20日)

74.张孝德:不能将生态文明简单等同于环境保护和绿化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角色缺一不可。各级政府一定要转变理念,不能将生态文明简单等同于环境保护、绿化,而要把绿色发展上升到第一要务来抓,在干部考核、制度创新、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每一位官员都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足够的认识和关注,特别是各地的一把手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政同抓的大事,而不只是某个部门的事。——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网,2017年10月23日)

75.李立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注入“中国特色”

我国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和确立自己的“魂”,把“中国特色”注入到大学建设的“魂”中,体现中国大学的学术自觉和教育自信。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发展路径与体制机制等方面,贯穿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职能中,也就是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传承中国文化与教育理念。中国的高等教育,根植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每一条根脉都接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滋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1日)

责编/杨鹏峰 肖晗题 孙渴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76.滕文生: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不断交流、融合与超越

无论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还是世界其他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不断表明,即使一种文明在世界文明的行列中一个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对其他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切不可使这种地位和贡献成为包袱,从此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以为不需要向别的文明学习借鉴了;更不能以为自己的文明是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从而轻视、鄙薄甚至排斥、打击别的文明,这种认识和做法是自取衰败之道。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相互不断交流、融合与超越。——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卢德之《论共享文明》代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年12月)

77.陈先达:文化的吸取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底色

文明可以接受、移用。科技和科技产品,近代的铁路、电话以及一切西方发明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东西都可以进口,也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可以仿造。文化则不同。文化不可能简单引入。文化可以交流,可以相互学习,但文化的吸取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底色,是吸收而不是被同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同化,表明这个民族之根已枯萎,它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新华日报》,2017年7月21日)

78.李德顺:文化上以人为本,当“于细微处见精神”

在文化上以人为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更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总是可以并应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实际上,在每一种文化形式、每一个文化环节、每一项文化工作中,都有一个是否敢于和善于以人的生存发展尺度去衡量和选择的问题。只有做到尊重和理解人的权利与责任,充分信任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固本强基,获得不尽的资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北京日报》,2017年12月4日)

79.韩少功:读经典不是复制知识

饱读诗书如果只是读成个书呆子,读成一部留声机,就不如不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知识都需要用实践来激活,来检验,来消化,来发展创新。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这种知行观,读书、上课、拿文凭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只有读懂了人生与社会这本“大书”,在生活中尝过酸甜苦辣,才有一个教育过程的相对完整,才能使知识进入我们的血肉,成为真正可靠、可用的滋养与财富。——中国著名作家(《文汇报》,2017年9月21日)

80.何毅亭:21世纪是中国话语复兴的世纪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国话语复兴的世纪。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的成功实践已经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国道路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发展的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办法;中国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了话语建设的着力点,不再唯西方马首是瞻,不再奉西方话语为圭臬;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期待来自中国的声音,愿意下功夫通过掌握中国概念来理解中国逻辑,不再简单地套用西方概念来比附。——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学习时报》,2017年5月29日)

81.张立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自古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引领着中华民族对价值理想世界(天下)的憧憬和永恒价值的追求。其表述的话语虽多样而异,但同归而一,形式分殊,其理不二。中国依据天时、地利、人和,化解全球形形色色的冲突和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最佳的天下应对之道,是人类新时代的新创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光明日报》,2017年11月6日)

上一页 1... 67891011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