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李克强记者会传递经济改革发展三大信号(2)

坚韧不拔推进改革

目前,中国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改革事项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亦逐渐明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布局落到实处。

但在改革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遇到更大阻力。

“不管有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有足够的韧性推动改革”,李克强斩钉截铁做出承诺,“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得到实惠。”

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先手棋”,简政放权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把政府不该有的权力砍掉,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用李克强的话说:“就是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去产能将进一步扩围。李克强透露,今年去产能将扩大到煤电领域。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金硕 摄

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

李克强明确表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低”,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乐于和国际社会分享发展红利。李克强称,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就是要打造开放的高地、投资的热土,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如李克强所言,“关起门来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中方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改善全球治理体系。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疲弱,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潜滋暗长,中国未来仍将坚持不断扩大开放,为提振全球经济做出新贡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李克强   记者会   改革   答记者问   2017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