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领导干部必须心中有责敢于担当(2)

核心提示: 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内法规,正是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旨在探索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切实推动从治标走向治本,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形态。

实行问责制,有利于培育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德,当好人民的公仆。任何一项制度都有一定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导向。问责制的文化底蕴和伦理意义,在于倡导领导干部要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做事先做人,立威先立德。党员干部首先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始终做到坚持原则讲党性、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尽力不懈怠。对一些宗旨意识淡化、党员意识不强、模范作用不好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既对当事人“当头棒喝”,对其他人也能产生预防和警示作用,促使他们自重、自警、自醒、自励,敬畏法律、约束权力,公平、公正、公开地用权、处事、用人,防止各种失责行为的发生。

践行之须:用担当诠释对党忠诚

责任、担当、忠诚,紧密相连。有责任就要有担当,对党忠诚最终要体现到担当上。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这是对担当和忠诚的明确要求。

担当,已成为党的政治话语中的亮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为担当一词增添了丰富内涵。矢志不渝的民族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坚持执政为民,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坚定不移的改革担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境界。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互惠共赢的大国担当,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发展大势,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强军兴军的治军担当,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敢抓敢管的治党担当,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好干部的为官担当,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担当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官德素质,是激发斗志、凝聚人心,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可见,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个个忠诚、干净、担当,我们的事业岂能不兴旺发达?

领导干部讲担当,首先,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担当意识。担当的背后,是有思想和道德境界支撑的。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历史自觉、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万丈豪情,当时激发起多少仁人志士的担当冲动。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责任意识,才能把党的事业当成信仰去干,全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思想上想担当,行动上才能去担当。可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其次,要锤炼胆识,提振敢担当的魄力。敢担当即有胆量、有勇气、有气魄去承担,能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错误和失误面前敢于担责,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古人说得好: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敢于担当就要迎难而上,特别是那些久拖不决、积重难返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在那些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的地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如果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和坚定信念,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敢于担当就要果断决策,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畏畏缩缩,往往会贻误时机。敢于担当就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正如十八届六中全会所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做斗争。最后,要掌握本领,不断提高善于担当的能力。要加强学习,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通过全面学习,提高辩证、系统、战略、法治、底线、精准思维能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施政和全面担当的能力。要有担当的智慧,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会弹钢琴”,能“抓住牛鼻子”,善于谋篇布局,沟通协调,统筹各方,善于从复杂纷繁碎乱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总结经验,用于指导实践。要按章办事守规矩,真正的担当是有胆有识的担当,而不是不守规矩的乱作为,进行决策时既要讲求效率又要符合程序,化解矛盾时既要敢作敢当又要合规合法,推进工作时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正是为了杜绝类似的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作者为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6年10月27日。

责编/潘丽莉 宋睿宸(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肖晗题]
标签: 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