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经济篇 > 正文

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3)

三、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后,勉励浙江“继续研究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努力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为核心,以建设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主线,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释放标准供给和“标准化+”效应,加快建设标准强省,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一)把标准化作为支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助推器”,助力创新发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标准不仅是准则、规范,更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标杆和动力。我们将推动标准创新全面融入科技创新体系,“标准化+”与“互联网+”、“机器人+”联动推进,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催化效应,使将管理成果与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成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的主动选择。优先支持涉及重大科技专项的标准项目,将重要标准研制列入科技计划支持范围,把标准研究成果纳入科研项目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团体标准及时吸纳专利等创新成果,建立以“浙江制造”标准带动企业技术改造的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重大战略试点经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成果和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创新标准转化机制和实施机制,开展“标准化+”政策创新试点,设立“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化项目。设立标准创新基金,实施先进标准事后补助机制,对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公益类标准的企业实施奖励。

(二)把标准化作为加快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润滑剂”,助力协调发展

标准化、均等化问题是加快城乡一体、三生融合需要破解的一大难题。我们将围绕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标准化基地,制定实施特色小镇建设、运行、评价标准,推动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以标准化手段助推特色小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加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联动,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改革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城市标准化建设和运营模式。加强农村集体产权、农业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标准化探索,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创建,按标准化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把标准化作为节能减排、环保生态治理的“红绿灯”,助力绿色发展

以标准倒逼,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逐步提升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和技术等标准要求,健全排污标准和生态补偿标准,推广低碳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开展对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实施效果的评估,结合标准实施效果修订完善标准体系。将浙江“五水共治”形成的技术、经验提炼成标准,全面梳理相关标准,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五水共治”标准化工作推进体系。开展全域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探索标准化引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和路径。将生态文明标准化作为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载体和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开展生态保护领域重点标准“你点我查”活动,引导社会参与环保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全过程。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农村新能源和土壤修复生态治理等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

(四)把标准化作为促进国际合作、互联互通的“通行证”,助力开放发展

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增进沟通互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将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采用和转化力度,建立重点出口产业集群应对平台,健全预警体系,完善技术援助机制,努力引导企业适应国际标准,提高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加强重大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标准先进性的审查,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予以优先支持。积极推进与主要贸易国的标准互认,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相关省(州)的标准化合作,以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为基础,将具备条件的“浙江制造”标准纳入双边或多边国际标准化合作平台,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搭建国际标准化创新平台、协作平台和示范平台,推动省内企业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浙江)研究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浙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五)把标准化作为完善公共服务、实现善治的“均衡器”,助力共享发展

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确保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以标准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转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合理配置。建立标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适度普惠的社会救助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快社会服务、居家养老标准化进程,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的基本标准体系,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水平。推进安全领域标准化建设,强化基本安全保障。探索用标准化手段构筑多元化社会矛盾治理体系,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标准在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运用,实现政府权力和责任标准化,优化并规范办理流程,公开办理标准,强化标准在市场准入和监管依据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务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不涉密政务数据的部门共享和社会共享。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有效减少基本公共服务中资源配置不均、服务供给不均、公众享受不均等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标准化   战略   习近平   浙江   五大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