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时代匠才 引领职教发展
如果说北京的信息职业教育是推动首都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一支乘风破浪的船队,那么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无疑是其中的一艘旗舰。在建校五十六年、创办职业教育三十六年的历程中,信管学校始终坚持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改革创一流,以创新促效益”的办学宗旨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科技发展同步,教学设备与硬件换代同步,运行机制与市场变化同步”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实现“就业有路,升学有望”的办学目标。
正如韩立凡老校长所言:“学校为数万名同学的成才铺就了平坦道路,为要求继续求学深造者架设了通向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学有所为。他们中有文献信息事业中的骨干、有IT行业中知名度颇高的经理、有金融企业中的技术能手、有在新闻出版、报刊社中挑大梁的人、有自己创业的开拓者……他们中大多数人至今已拥有大专、本科乃至硕士生的学位,事业有成、学业有成。他们的起点是不寻常的,他们是从我们信息职业学校的大门开始走向信息世界的。”多年来,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持续为区域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职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大量“订单式培养”的行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步一步打造着自己的事业,一点一滴地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堪称这个时代的匠才。
毕业的学生已在为国效力,而在校的师生也正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而努力,并收获了众多佳绩。学校教师在2013年、2015年两次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佳绩。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捷报频传、成绩斐然,2015年信息技术系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微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技术技能大赛和物联网技能大赛中,信管学校学生在“企业网、物联网”赛项中荣获一等奖佳绩。大大小小的奖项,不仅代表了学校的辉煌,也是师生自我成长的一座座里程碑。
优秀的学校之所以优秀,不仅因为其自身收获的荣誉和成绩,还因为它们能够对区域乃至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多年来,信管学校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近5万人次,培训企业员工7741人,服务社区 20316人,极大地助力区域发展。学校还开展网络管理员等6项职业资格认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财会综合技能等7项专业等级鉴定的考前培训,经培训后的取证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为这些专业人才的成长铺平了道路。同时,学校还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企业生产和项目研发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作为北京市信息职业教育的旗舰,信管学校在教学研究方面率先垂范。学校为教育部起草制定了信息技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牵头制定北京市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和精品课标准,开发北京市网络技术、动漫游戏专业课程标准,还受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委托制定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开发铁路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标准,规范、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作为组长校,学校的网络技术专业牵头13所学校、动漫专业牵头8所学校,共同开发了教学指导方案,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模式改革,引领职教发展;牵头开发了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北京市语文教学信息化试验,建立起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另外,学校还承办了多项专业赛事,如承办北京市计算机类学生大赛并负责北京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的培训、组织工作;承办2014年全国数字媒体技能及作品大赛;组织全国“中盈杯”计算机维修技能大赛等。学校还多次组织北京市计算机类教师说课、论文和专业作品比赛并负责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各项赛事的组织和承办,体现了信管学校在北京信息职业教育中的旗舰地位,以及助力职教发展的决心。
信管学校还在全国范围内分享自身的办学经验、育人模式。学校的每个重点建设专业都有手拉手学校,建设经验使海南省文昌职校、深圳龙岗二职、安徽铁路服务学校对口支援单位的专业建设加速发展。组织开展校际专题交流培训23次,接待了来自大连、贵州、河南、河北、四川等地的参观考察学习29次。学校还曾受广西省教育厅邀请,分批次对广西全省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校长、教学和科研主任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专题培训,促进了广西省的教学改革。
在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孕育着无数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人们具备更加清醒冷静的头脑,更加娴熟高超的职业技能,更需要人们拥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正是因为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等一大批优秀的职业学校的努力,“工匠精神”才得以更好地延续和传承,各行各业才能诞生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无数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匠才才能够投入到为“中国梦”奋斗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