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中国富豪管家养成记

4只高档水晶杯突然从女孩手中掉下,1000元人民币瞬间沦为一地碎片。整个餐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凝神屏息,只听到女孩开始抽泣。

这个女孩是荷兰国际管家学院中国分校的一名学生。她正在做的是一门功课——用蒸汽熏酒杯,以保证擦拭后不留下一丝水渍。但这些昂贵的酒杯实在太薄了……

在这里,学员们接受各种苛刻的训练,目的是有朝一日能受雇于富豪阶层,成为一名管家。这里也是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在全球开设的第一家分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每周就能产生近5位亿万富豪。对于高端服务业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尚待挖掘的市场。

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蜂拥而至,他们当中有火车司机、保姆、程序员、国企职工等等。为了成为管家,他们不惜自掏腰包,交上4万元学费,报名参加这个为期6周的管家培训班。

无声的服务

在《中国新闻周刊》到访这所学校的时候,8位学员正在学习如何上菜。他们用金色的托盘端着昂贵而沉重的陶瓷盘子,拇指不能碰到盘子,只能用四只手指托住盘底。为了保持姿态端正,盘里还放着两颗乒乓球,端盘子的时候不能让乒乓球移动。这样的姿势,他们至少要保持15分钟。

“我们不是为了让他们舒服的。”荷兰国际管家学院中国分校的培训总监克里斯托弗·诺布尔(Christopher Noble)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你服务于真正的雇主,没有人会想到你究竟端着那么沉的餐具站了多长时间。雇主只会想,我给钱让你做这些事,你为什么做不到?”

当学生跪在地上为诺布尔上咖啡时,他不会看他们,也很少说谢谢。他以此向学员传达一个信息:管家不能将成就感寄托于雇主的恩宠和鼓励。一个合格的管家要实现“无声的服务”,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不被注意到。

这一天,诺布尔要和学生们一起,为24位中国客人准备晚宴。他回了趟公寓,洗澡、刮胡子,换上笔挺的管家服,在尖尖的衬衫领子上打了一个白色的领结。两枚管家胸针别在他的燕尾服上,脸上露出职业的微笑,金色的头发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此时,每位学生的仪表也要接受360度的检查。他们必须把指甲剪平,不能有任何弧度;衣服上不能有一点线头和灰尘,更不能有褶皱。

一整个下午,至少有50人在为这场宴席做准备。何萍莲刚刚学会把餐巾叠成天鹅的形状,足足用了两分钟。她51岁了,此前在河南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做了6年保姆。

何萍莲一贯非常节省,4万元的学费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是我觉得跟不上(时代)了,就想要改善生活。”她这样解释来参加培训的初衷。为了成为一名职业管家,她除了交上大笔的学费外,还不惜血本改头换面,买了3件一模一样白衬衫,定制了一身750元的正装,烫了头,甚至第一次文了眉毛。

站在她身边的刘可成,出身则完全不同。家境富裕的他有二十多件衬衫,他会在衣架上贴一个标签,写好购买日期,一旦超过9个月就会扔掉,“再好的衬衣穿久了,也没有前几次漂亮。”对他来说,定制一套1万元的西服套装并不算贵。

刘可成原本的职业也和富豪相关——为他们提供私人旅游服务。他告诉记者,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国富豪希望聘任他当私人管家,并给他开出了超过一百万元的年薪。考虑到自己没做过管家,毫无经验,于是他暂时婉拒了这个邀请,转而报名参加管家培训班。

刘可成和何萍莲有条不紊地为当晚的宴会布置餐桌。这原本是一场西式宴会,为了西式餐桌的摆盘,他们甚至要拿出红外线、激光、圆规和木尺,测量刀叉、酒杯、盘子等餐具之间的距离。但客人临时又决定把西式改成中式,一切方案设计都要推倒重来。

距离晚宴还有30分钟的时候,晚宴主人方的一名人员来到会场,看了看场地,决定把主桌和副桌换个位置。于是,3位学员马上钻到桌底下,与其他十几个人吃力地移动桌子。甚至没有人质问为什么要交换位置——他们不需要理由,只负责实现客人的愿望。

终于,客人们纷纷落座。当晚,客人们开了24瓶红酒,5瓶茅台,以及数不清的绍兴黄酒。难以计数的“干杯”过后,有人开始去洗手间呕吐。直到晚上十点,酒席散尽。

而因为客人的迟到,诺布尔带着学生在社区门口列队,异常挺拔地站了一个多小时。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国富豪   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