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选好基层关键带头人的濮阳实践(2)

——濮阳市村党支部书记培养体系与培训学院纪实

为了用好用活李连成这面旗帜,濮阳市大规模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并在西辛庄村实地建设了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为的就是将优秀的乡村治理经验、高尚的为民服务精神推广到濮阳市、甚至是中国的每一个乡村。

培训的内容有哪些?以增强党性为重点的党风党纪教育培训、以加强社会创新和管理为重点的促进和谐能力培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文化知识素质培训,培训学院通过贴近农村的方式,讲农村事、说百姓话,用农村党支部书记听得懂的语言,着力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新能力、新素质。

“活档案”: 储备人才、保育好苗“后备人才库”

保证事业发展后继有人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关键。摸清底细、规范管理、及时关注,是储备人才、保育好苗的基础性工作。在濮阳的每个乡镇,我们都能看到数排书架上整齐罗列着档案盒,这是濮阳市实施农村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在濮阳,以前农村党员材料并不受关注,也没有人管理,档案遗失、存放不规范、归属不明确、内容不齐全等问题,给组织部门开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濮阳市委统一标准、建章立制,按照“一人一盒一编码”的原则,对现有的农村党员档案制定了统一标准规范,并逐一进行了集中整理,提升了农村党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党员档案库,也是“后备人才库”,现在后备干部的日常表现、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组织部门都通过档案库的及时更新就可以轻松掌握。

此外,党员、村干部档案是证明党员、村干部身份的重要原始资料,尤其是四五十年前入党的一些老党员,入党动机单纯,理想信念坚定,更显珍贵,是对年轻党员教育的宝贵资源。档案的建立,不但能增强党员、村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也为今后党员、村干部的关怀激励、佐证历史提供了可靠准确的依据。

农村党员、干部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真正把农村党员档案建成了“活档案”。

探索与思考:如何选好基层关键带头人

调研组认为,濮阳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是积极应对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变化的创新体现,也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在方式方法上的一大创新。濮阳经验由党员干部档案管理为抓手的人才储备机制入手,结合农村协商民主的选人方式,并通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积极探索农村优秀人才培育模式,从培育、选拔、储备等各个层面为中国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探路,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