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中国与世界:走向更高形态的融合(2)

凡事追根溯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对外开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独创,然而回过头来看,却发现原来中国早就有此萌芽了。正如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在接受《时代周报》访问时所言,“我在西方教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④所以,在研究中国与世界的恩恩怨怨时,除了要提及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这一标志性的进程外,还应该提及在此之前从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进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幅相对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画卷。

中国近代从开放到闭关,有诸多历史原因。一是封建制度的衰落,统治阶级的腐朽,这也是众多史学家或历史课本中常提到的。二是本国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差距。在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萌芽同时也就威胁到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统治,统治阶级害怕本国反对阶级与外界相互勾结。与此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对外扩张,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此一来,闭关锁国便是当时的上上之策了。

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

中国近代史上闭关锁国的历史渊源应该追溯至明初时期的海禁政策,当时,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政府还封锁沿海港口,严重的时候甚至销毁出海船只,彻底截断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当然,不管是明初期的海禁政策,还是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原因都是为了维护本王朝的统治,防止入侵;而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自然经济条件所致,那时的人们自给自足就可以了,没有强烈的对外贸易需求。明初的海禁政策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对于闭关锁国政策而言,明朝海禁政策在程度上还是相对比较轻的。明代的海禁,只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允许有官方色彩的出海宣示大明帝国的威风,如闻名遐迩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同时也欢迎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不过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清代初期全面禁止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就升级成了闭关锁国的排外政策。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严格了呢?直接原因是为了遏制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抗清斗争,防止国内的汉人与外界相勾结而形成强大的反清力量。同时,西方殖民者的对外扩张也加强了清朝统治者用闭关锁国政策来进行民族自卫的决心。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在自给自足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且落后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⑤

“闭关自守”的政策对防范外来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经济,但“闭关自守”的结果,却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进步,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炮舰的胁迫下,我国东部沿海口岸,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即“门户开放”。此时,由于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加之清政府的腐败妥协,中国的大门便被迫打开了,形成了对外开放。但我们必须强调,这种开放是被迫的开放,它与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丧权辱国、不平等的开放,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开放通商口岸始,中国被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的自然经济也开始解体。于是,这一状况便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

从近代中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同时也一直内患不断。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国领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不仅内部社会是一盘散沙,而且残余敌对势力依然在顽固地反抗和破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完全对外开放,正如毛泽东所言,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人”。在国民经济渐渐好转的情况下,中国便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对外的邦交活动,尤其是与苏联的来往最为频繁,因为社会主义阵营是以苏联为首的,而且当时能够与美国形成抗衡的国家也非苏联莫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大对立阵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自然是站在苏联这一边,只是这种依赖型的对外开放,注定维持不了多久。所以后期中苏关系破裂,也一度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直到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主动的对外开放,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这种良性的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中国经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但我们更重视国家的独立性,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政治、经济各领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前提下的对外开放,是完全不同于被动的、被侵略的对外开放,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强调。⑥

经济全球化的“笑”和“泪”

在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把对外开放作为本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及一切资源,而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弥补自己的不足。⑦但是,生活的滋味从来不是只有“甜”没有“苦”,也不是只有“笑”没有“泪”的,经济全球化也正如这百般滋味的生活,身在其中,冷暖自知。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中国   形态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