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邵宇 :全面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3)

经济分阴阳,如同股市分牛熊,牛市的感觉就是恨不得每天最好24小时交易,然后7天不停地交易,能够跑步入市,比如你现在肯定后悔加杠杆加得不够大,这就是牛市的心态,人人都是股神;而一旦进入熊市的话,特别是对于经历过上次大牛市的投资人非常清楚,每次抄底都抄到了腰上,恨不得剁手,难怪当时有一句话叫做“珍惜生命,远离哀股”。股市的牛熊很容易看,看指数就行了,那么经济的阴阳又是怎么回事呢?当经济处于阳面的时候,所有企业都只想一件事情,就是怎样去扩大生产,包括更多的投资,更多的借债,为什么呢?看看周围的其他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不做那就要out了,但是当经济转向阴面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忙着还债,他不再考虑ROE,只考虑利息成本怎么这么高,不管赚不赚钱,利息还得付,能不能把杆杠降下来。

当经济处于通缩的时候,利息成本就更加高昂,因为名义利率减去负的通货膨胀率就是实际利率,就更难以承担,如果每个人都在尝试去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话,那金融系统也一样会收紧它的贷款和资产负债表,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紧缩,也就是说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状况。

现在的中国经济从CPI的标准来看确实还没有进入通缩,但是如果看PPI,以及GDP平减指数,那可能已经进入到一种准通缩的状态,经济可能处于阴阳一线牵的临界状态,因此整个政策就是希望能够把经济维持在阳面,hold住的同时,就必须去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或者是调整。

那么是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到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过程中呢?笔者觉得还不能这么看,因为总体上中国的负债率还可以接受,大概在百分之两百到两百五之间,如果跟发达经济体比的话是低的,即便跟新兴经济体比的话,总体来说也是比较低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宏观资产负债表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健康的,宏观经济大致可以分成六个部门,它分别是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还有居民部门;金融部门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介金融机构除了商业银行,还有政策性银行,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和影子银行),最后是整个对外部门。现在的问题在于局部资产负债表确实出现了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地方政府,再就是加了高杠杆的国企部门,以及有过剩产能的企业,包括部分民企部门,这就可能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

如果不对这些部门进行清理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形成僵尸平台、僵尸企业,以及连带的僵尸金融机构,这个实际上就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后给世界的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必须主动来做一些调整,笔者用了一个比较戏剧性的表述方式,叫做中国宏观部门杠杆的“乾坤大挪移”,用它来形容整个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重新构造的过程:地方移中央,平台移开行,财政移货币,国企移民企,传统移新兴,政府移居民,商行移投行,影子移标准,国内移国外。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邵宇   新常态   新需求   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