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中央决定七大领域破除进入壁垒 社会资本投资盛宴开启

尤霏霏制图

“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面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变,决策层指路社会资本入市: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建、“铁公机”、能源设施、信息和民用空间、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一股脑开放,从操作层面来看动作相当“迅猛”。

一场投资盛宴开启,这回的主角是社会资本。

26日,《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包括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建、“铁公机”、能源设施、信息和民用空间、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一股脑向社会资本开放。

“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面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变,决策层指路社会资本入市。

为社会资本开路

“《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对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潜力,稳定有效投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说。

通过投融资机制改革,打破垄断壁垒,引社会资本之活水入市,是决策层在平衡“发展”和“稳定”关系的一招“妙棋”。

今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80个示范项目,包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北京地铁16号线、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其中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投资规模或在1600亿以上,北京地铁16号线投资规模也在370亿元。粗略推算,80个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至少在几千亿元。

“现在各个地方都在这样做,把一些项目拿出来向民资开放,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本作用有重要意义。这对优化投资结构、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投资所副所长汪文祥对上证报记者说,《指导意见》改革的气度和力度之大远超预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