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清算行拓展到亚洲以外,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如建行在伦敦建立清算行,在北京、伦敦和纽约三地建立接力清算团队,就能超越时区限制,提供不间断的清算服务,将有助于人民币资金能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更高效地运行。
“清算行的设立是伦敦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进程中重要的举措,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包墨凯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现在,任何一个银行只要和建设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就可以进行人民币清算业务。当然,对于建设银行而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人民币充足的流动性,从而维持市场的稳定。”
其实,2012年,伦敦金融城启动了一项关于“将伦敦建设成为人民币业务中心的计划”,旨在推动伦敦发展成为人民币国际业务的“西方中心”,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当时,我们就曾建议英国财政部扩大伦敦的人民币交易、清算和结算能力,并提出了伦敦发展人民币市场的实际步骤和长期目标。”包墨凯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13家银行加入了这项计划,其中包括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中国银行。清算行的设立无疑是对这项计划的最好肯定和回应。”
直兑“第一单”
6月19日,作为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中国银行与渣打银行(中国)完成银行间首笔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同时,中国银行缩减了人民币对英镑对客牌价点差,降低了客户交易成本。
仅仅在发布消息24小时后,人民币完成了对英镑直接交易的“第一单”。而且,在伦敦同业外汇市场,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与三菱日联(香港)成功成交一笔即期英镑兑离岸人民币直接报价交易。
在朱宁看来:“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英镑直接汇率,降低交易汇兑成本,简化操作手续,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包墨凯对于“直兑”也表示欢迎。他分析指出,“人民币交易量不断增加,有利于推进中英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也给中英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非只有美元一种选择,从而降低美元汇率风险。”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前,人民币已经与美元、日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实现直接交易,英镑成为直接与人民币交易的第五种主要货币。
引入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机制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可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询价,再将各做市商报价平均之后得到当日人民币对英镑汇率的中间价。这与此前的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中间价需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英镑汇率套算形成的机制大为不同,有助于降低货币兑换成本。
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启动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后,中外资银行反应积极。交通银行经央行批准,成为首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外资行方面,渣打中国首席执行总裁张晓蕾证实,渣打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启动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后,马上获得央行批准,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
简单来说,所谓直接交易是指,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形成汇率,在直接交易之前,人民币与英镑需要各自与美元换算,间接形成人民币与英镑之间的汇率。
“中国加强与英国的经济金融合作,英镑和人民币直接交易是重要的事件之一。”包墨凯指出,过去人民币与英镑的汇率需要通过美元进行套算,人民币买卖价差实际上是两个价差之和,直接交易以后,买卖价差会缩小,从而减少人民币和英镑之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双边货币在双边经贸往来中的使用,推动双边经贸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