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央行官员:房价顺应经济转轨必然也必须调整(4)

反贪污腐败、缩小收入差距为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整体差距较大,2003-2009年10%最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8.5倍以上,2010年以来该倍数持续缩小,2012年缩减至7.59倍。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房价结构、房价租金比率等,房地产市场将向健康理性回归。

6.货币刺激的条件约束增强

融入了国际环境,自然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与2008年相比,我国刺激经济乃至房地产的货币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财政或金融刺激对房价的支撑作用不可能长久有效。

一方面,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向均衡,外汇资金流入的套利条件不复存在。2008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38:1,人民币升值空间远未结束。时至今日,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最高升值为6.05左右,之后开始了贬值历程,截至6月开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贬值6.25左右。

另一方面,当前货币规模空前膨胀,几乎没有了注水空间。2008年初我国广义货币供给为40.3万亿元,以当期汇率折算仅相当于5.4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期广义货币的73%。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供给已经达到11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8.7万亿美元,比美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高出67%。因而,我国人民币供给已经进入强约束阶段。

如果不顾这些约束条件而强行注入流动性,不是带来人民币的贬值,就是国内经济持续泡沫化,进而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堰塞湖”。长期看终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出经济泡沫严重的地区,外汇长期流出必然会带来基础货币的收缩,广义货币供给也将随之以货币乘数的方式收缩。

房价回归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政策措施能够起到扶持和延缓作用,但是难以根本改变市场趋势。从整体经济发展看,房价理性调整将打破土地财政和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怪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合理物价结构的形成。

1.有利于地方财政打破强烈的土地依赖症

在数量型增长的模式下,土地财政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集团消费等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是也造成了我国经济陷入 “规模扩张—土地财政—房价上涨” 发展怪圈和不断膨胀的政府债务陷阱。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