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专家称我国确已进中高收入行列:或致国富民穷(3)

发改委官员言论引发收入分配改革热论

核心提示: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外界认为,这其中最难的应该就是“控高”,即限制国企高管的薪酬水平。对此,《意见》表示,将限制行政人员、国企高管薪酬水平,严控职务消费,同时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然而针对国企高管“限薪”问题,今年两会上,连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都发出了“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挺难”的感慨。

楼继伟说,国企“去行政化”后,国企领导人就是职业经理人。如果按照职业经理人,现在国企的薪酬是偏低的;如果按照行政官员,他们是偏高的,“我想这事儿挺难,我一边学三中全会,一边挺为国资委发愁的,他们牵头,怎么搞?”

《意见》在业内人士看来,“仍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并没有回答所有问题。但无论如何,从2004年启动拖延8年未获通过,到了2013年初终于出台,毕竟是出台了。” 与诸多改革相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涉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敏感的重大改革。

要真正解决收入分配改革中的诸多难题,业内寄希望于收入分配的配套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据《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意见》出台时逾一年后,目前人社部正根据《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目的是把已制定的政策落实好。“一些具体的操作性文件正在研究和制定当中,预计年内或对外公开。”

苏海南建议,目前要充分利用中国已经进入到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条件,加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相关方面的改革,加快解决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里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使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惠及全国人民,更好地落实体现中央反复强调的共同富裕的目标。

“十三五”后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中国一直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其后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经过多年努力,又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变成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而达到高收入国家并非遥远的梦。在4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司长徐林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强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不等于居民人人高收入,两者虽有联系,但又不是相等的关系,“别把国家进入高收入行列,简单认为老百姓就会一个个富得流油。国家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及其分配格局是否合理是不同的概念。”

中国刚刚告别低收入阶段,刚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通过《中国经济周刊》提醒:在追求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同时,也要提防中等收入陷阱。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