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发改委官员言论引发收入分配改革热论
中国迈入中高收入,并不意味人人“中高收入”
按照国际划分标准,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6700多美元,确实进入到了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日前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席话,激起千层浪。
4月2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就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此言经网络同步传播,旋即引发网民热议。由于消息发布者是权威部门国家发改委,联系之前的“被中产”、“被幸福”,有网民认为此次是“被中高收入”了。中国是否真的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热议的话题。
中国确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划分标准,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6700多美元,确实进入到了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8年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