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GDP达568845亿元,人均GDP达6700美元左右。中国确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人均GDP 6700美元的统计数据和网民的感受并不一致。
网民“莫菸”说:“GDP跟工资有关系吗?跟物价关系倒是很大,年年岁岁啥都涨,就见工资守阵地。”
网民“银月63”说:“GDP增长了有什么用啊?现在月CPI增长3%以上,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质疑并不代表数据就不准确,但现实中不同群体对于经济发展速度与个人生活质量改善之间的感受并不相同。
“人均GDP 水平只是说明国家的相对富裕程度,而国家的富裕状况并不必然带来所有居民的富裕。也就是说,人均GDP收入中等偏高并不意味着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肯定到了中等偏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国富民穷’或居民人均收入虽较高但居民内部收入很不平衡的状况也会存在。”苏海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纾解贫富不均,年内或出台新政
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国际上,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在0和1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时,被认为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0.4一般被国际公认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
针对0.473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曾表示,我国0.473的基尼系数与部分专家和世界银行的计算结果比较一致,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他同时并不讳言,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0.4以上就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还存在很大改进余地。
如何改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切实的改革措施,当数去年2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把“提低、控高、扩中”作为主线,针对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提出了改革的四大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