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艰难开端:大秦线退煤治雾霾(3)

重压下的煤企和煤城

需求端计划大规模压煤,在上游生产环节又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一路西行,困难的煤企、担忧的工人、疲惫的煤城一一映入记者眼帘。种种迹象表明,退煤大势绝不会一锤定音。

员工:工资大跌经费紧

大同市,晋北著名的动力煤产区,该市的矿区主要集中在南郊区口泉沟和云冈石窟一带。记者随矿工乘坐小巴进入口泉沟矿区后看到,沿路遍布早年开矿时留下的废弃工棚,而两边的山腰上的各种坑洞也见证了数十年来的采掘史。

一名老矿工告诉记者,这一带的矿现代化程度普遍不高,以人力开采为主,每个矿井下都有上千名煤炭工人。不仅如此,由于开采时间较长,目前的作业面都已经深至10多层,井下开采难度不断加大。然而挖掘难度加大,挖出来的煤质量普遍不如新开的矿。加上近两年煤价不断下跌,矿工的“辛苦钱”越来越难赚了。

“相比一线矿工,我们的工资待遇下降得更厉害。”山西某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办公室职员赵先生告诉记者,去年煤价刚开始下跌时,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煤炭行业工作者都乐观认为这只是暂时回调。然而,今年以来工资大幅下调,各项办公经费压缩……公司方面出台的各种节约措施让他意识到,煤炭市场再度进入深度调整期,这个周期可能长达3-5年。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企业职工,同煤集团的张先生甚至开始回想1998年左右煤炭低迷期时工资发放困难的场景,当时全省煤炭企业中一度提出“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悲壮口号,意即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人人工资都是230元。

同煤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大同煤业三季报显示,截至前三季度已亏损8.88亿元,营收减少近七成,为了保持公司业绩,今年10月下旬,大同煤业宣布向母公司大同煤业集团转让同家梁和四老沟两个亏损严重的矿区。

“现在的日子已经很难过,如果各地方压煤计划全部实施,减少的煤炭使用量将与一个全国排名前三的煤炭生产企业年产量相当。煤炭行业的未来简直不敢想象。”赵先生向记者表示担忧的情绪。

“前几年煤炭行业曾经拥有的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煤炭营销专家李朝林认为,煤炭价格前十年攀升过高,再加上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压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来自国际煤炭市场的巨大压力,导致了我国煤炭行业运行只能逐步进入趋于平等竞争的时代。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