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典型经验 > 正文

深耕数载“筑根基” 科技赋能“助农兴”

乡村振兴

2016年9月,祥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西兴乡平度村注册成立。多年来,祥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坚守“服务农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初心,累计投入超500万元,从硬件建设、模式创新到技术推广层层发力,不仅成为当地农户的“贴心帮手”,更成长为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标杆主体。

硬件“配齐”,构建种收储清“一体化”。现代化农业装备与配套设施的硬核实力尽数展现。每逢耕种秋收,3台凯斯收割机、6台套大型拖拉机、2台凯斯拖拉机组成“主力军团”,搭配2台大垄起垄机、2台镇压器、3台大垄密播种机,可高效覆盖从土地整理到作物收割的全流程。6000平方米的开阔晒场、1200平方米的粮食储存库,再加上全套粮食清选设备,形成“晾晒—储存—清选”无缝衔接的服务链条,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坚实保障。

服务“走心”,落实减负管理“双见效”。“加入合作社后,种地省心还省钱。”这是不少社员的真实感受。目前,合作社已吸纳20余户农户带地入社,入社土地面积超4000亩,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标准化模式,有效规避了散户种植的“技术不统一、管理不规范”问题,保障了作物产量与品质稳定。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主动将服务延伸至周边村民,提供专业代耕服务,年服务面积超10000亩。据测算,这项服务每年能为农户节省春耕资金及代耕费用合计约15万元,实实在在解决了部分农户“种地缺技术、务工没时间”的难题,让农户轻装上阵搞生产。

技术“破局”,打造种植模式“新引擎”。2023年,合作社瞄准农业技术升级方向,将大垄密种植技术作为重点推广项目。为让技术落地见效,合作社当年便完成播种机、镇压器等核心设备的改造调试,以“技术+装备”双驱动打消农户顾虑,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大垄密种植中来。两年间,合作社牵头的大垄密大豆、玉米种植任务连年超额完成;截至目前,合作社自有土地已实现大垄密种植、收割全流程覆盖,全村大垄密种植地块占比更是突破90%,新技术带来的“抗倒伏、高产量”优势逐渐显现,成为农户增收的“新引擎”。

未来“提速”,迈上农业发展“新台阶”。2025年,合作社继续保持10000亩左右的代耕服务规模,预计年收入可达200万元。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将在“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一方面探索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化运营路径,打破“卖原粮”的单一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深化土地托管服务,根据生产需求稳步更新农业装备,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从“小合作社”到“农业发展‘领头雁’”,祥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以实际行动,为西兴乡平度村的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乡村全面振兴写下生动的“农业答卷”。(孙吴县西兴乡人民政府  李子强)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