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让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推动乡村人才充分涌流是乡村发展的题中之义。必须时刻牢记在“引、育、用、留”上下功夫,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加快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振兴的热潮。

乡村人才的“引”,绝非简单的“人才导入”“人才回流”,而是紧扣乡村需求的“挂图作战”。无论是培育特色农业、产业,还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实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现代电商、乡村旅游等市场前景广阔,不仅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也为人才驰骋乡村发展的赛道提供了有利契机。应立足乡村实际,立足本土资源及特色产业升级方向,靶向引培发展所需、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精心推动农业、文旅、电商、基层治理等多领域人才引聚,更好嵌入新时代乡村发展肌理;通过建立乡贤名录、开展返乡恳谈会、“高校学子看家乡”等活动,充分利用区域协同发展、校企合作等平台,定期推送家乡政策、发展动态,打造人才回流引力场,让本土人才在返乡创业中重拾乡愁记忆。

完善的要素支撑,已成为乡村人才队伍长久扎根、持久发展的保障。“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人才扎根看前景、看环境,看的是能否心无旁骛、大展所长。让人才能留得住、留得下,关键在构建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应坚持系统施策,推动人才下乡顾虑什么、就下大力气解决什么,了解人才在乡村工作与生活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创新创业的“兴奋点”,大力推动资源下乡、要素下沉,构建高效便捷服务体系,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才发展后顾之忧;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政策扶持、合作融资、用地保障等支持手段,在关键阶段、关键节点及时引导助力,帮助实现“关键一跃”,在希望的田野上扎根成长。

人才与乡村要“共进”,真正不负乡村不负人。乡土是各类人才成长的沃壤,人才下乡,是助力与奉献,更应成长与升华。应以乡村人才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层分类定制各类培育工程、实训计划,帮助其在擅长领域实现价值,增强引领发展的新优势;构建乡村人才政治激励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对典型事迹的表彰宣传,强化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推动融入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让更多优秀人才在乡村实干奋斗,实现人才与乡村发展的“琴瑟和鸣”。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用真心实意传递政策体系的温情和诚意、延揽人才的决心和恒心,方能推动更多千里马在乡村广袤天地竞相驰骋,不断汇聚起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黄少鹏)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