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坚持以红色党建链串起绿色产业链,打造“共智富”联合体,促进政策红利、公共服务和产业资源跨区域、跨部门互融共享,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促进资源共享、价值共创。通过党建联建打破区域壁垒、跨越部门鸿沟,推动联合体内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聚集,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解。各联建党组织定期召开“议事联席会”,统筹整合基层治理先进典型、“零碳乡村”经验、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冷链运输、直播电商等资源要素,构建党建引领、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共建共享联建格局,开拓“沙地芹”“沙地蒜”“渔光互补”等共富项目。探索“农田事、共商议、党员帮”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各联建村联合开发“村民有话说”应用,携手搭建“大棚通讯站”,面向农业生产主体定期推送种子化肥、冷链运输、农业技术等产业和技术资讯。开展农技下乡活动,组建“大棚店小二”党员技术指导队和市场营销队,主动进村,上门服务,“点对点”把农业生产指导服务、种子化肥资源信息送到田间地头。
以智慧小脑为平台,打造数字农业、未来乡村。探索党建引领、数智赋能未来治理的新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智慧小脑”2.0版,先人一步建设科技感、智慧感、未来感十足的未来乡村。健全智慧化基层治理新体系,围绕农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创新打造“数智党建”“数字农业”、智慧化村级卫生服务室等未来乡村十大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党建、村民有话说、邻里守望、数字农田等十三大特色场景数据可视化。围绕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和数字生活五大重点领域,将智慧门禁、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污水检测仪器等智能设备接入“智慧小脑”,推动乡村治理海量数据整合归集。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地,统筹各联建村在蔬菜生产、冷链运输、线上销售等环节的特色资源,建设数字化“联合”蔬菜交易市场,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脉动”,促进产销两端精准对接。
以绿色产业为抓手,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值。推动乡村产业向绿色化、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建设优质高效的“米袋子”“菜篮子”,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推动强村和富民“双丰收”,实施“蒜农坊”“水植共富园”等共富项目,建成17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联合体”村级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增加88万元。推动联建村坑塘水面土地资源立体综合利用,创新“一种资源、两个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引入新能源开发企业在鱼塘水面建设光伏发电站,打造集光伏、生态、养殖于一体的“渔光互补”示范园,实现光伏和渔业“1+1>2”的倍增效应。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连续举办玉米节,建设直播电商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5个,引入互联网电商 54家,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