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佳木斯市向阳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号召,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性地搭建起小区党建矩阵,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根基,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筑牢红色堡垒,延伸党组织触角
向阳区深刻认识到,加强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强化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为此,向阳区率先推动党组织向小区延伸,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立体化组织体系。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策略,向阳区已成功在全区示范建立了29个小区党组织,覆盖了382栋楼、27509户居民,实现了党组织在小区层面的全覆盖。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带头人,是向阳区党建矩阵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向阳区严格按照“政治过硬、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标准,通过组织推荐、党员自荐、居民举荐等多种方式,从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热心居民等群体中精心选拔出29名小区党组织书记,并纳入组织部门备案管理。
同时,通过举办基层治理政策解读和群众工作方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小区党组织书记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为确保小区党组织规范运行,向阳区还建立了“双向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党组织定期对小区党组织进行工作指导,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小区党组织书记则需向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员群众进行双向述职,接受评议和监督。目前,29名小区党组织书记已全部完成首次双向述职,收集并整改评议意见47条,整改率达到100%,确保了党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激活民生温度,精准服务解民忧
向阳区在党建矩阵建设中,始终紧盯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精细化服务破解治理痛点。小区党组织以“便民、实用、贴近群众”为核心,积极协调社区党委整合活动板房、网格驿站等独立场所,为居民提供协商议事、工具借用、开展活动等便利条件。同时,通过与周边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签订场地共用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居民的活动空间。
在提升物业服务质效方面,向阳区创新实施了小区党组织与物业企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派小区党员代表担任物业企业党建指导员,物业企业党员则兼职小区党组织委员,推动双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合共建。通过建立小区党组织“三议”工作法,重大事项由物业企业提议、小区党组织审议、小区党员和居民决议,有效解决了乱堆乱放、垃圾处理等110余件难题,实现了物业服务质效和居民满意度的双提升。
针对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小区党组织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方式,建立了儿童托管、特殊群体帮扶等“微心愿”清单。引导311名小区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完成“微心愿”760余个,真正做到了“群众有需求、党员有响应、服务有温度”。
凝聚多元合力,共绘治理新图景
向阳区在党建矩阵建设中,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撬动多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通过开展“双找一联”活动,即组织找居民、居民找组织、居民联居民,充分发动小区内的教师、医生、律师、技术工人等“能人”资源,组建了“小区医疗保健队”“匠心维修”“银龄巡逻”等44支小区志愿服务队。这些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内开展了900余场爱心义剪、维修家电等志愿活动,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畅通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向阳区还健全了小区党组织牵头的议事协商载体平台。通过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红色圆桌会”“小院议事厅”等活动,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这一机制成功推动解决了小区改造、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等739件热点问题,真正做到了“事在小区办、难在小区解”。
此外,向阳区还注重丰富活动载体,通过举办“邻里节”“饺子宴”“便民大集”等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18000人次居民参与,有效提升了小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向阳区通过搭建小区党建矩阵,不仅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根基,更激活了民生温度,凝聚了多元合力,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谭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