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剑指”汽车行业网络乱象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行动犹如一记重拳,直击当下汽车行业网络生态的沉疴顽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

随着汽车行业关注度持续攀升,网络成为汽车企业宣传推广、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阵地。这本应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却在悄然滋生,成为阻碍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

一方面,非法牟利问题较为突出。有的自媒体为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不仅制作虚假内容、恶意解读企业情况、抹黑企业及创始人,还以“新闻监督”“科普”等名义要挟企业获取利益,甚至利用网络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谋取非法利益。另一方面,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有的车企对汽车及电池性能等作误导性宣传,操纵虚假测评、捏造虚假数据、制造炒作不实话题,欺骗误导消费者,严重影响消费者权益。此外,恶意诋毁攻击问题也在破坏行业生态。有的企业为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不惜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组织“网络水军”“黑公关”等发布虚假、负面信息,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更有个别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络上“拉踩”引战。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严重扰乱行业秩序与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而言,虚假信息与恶意炒作,让人在购车时难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容易受到误导,难以作出正确选择,严重损害自身合法权益。对汽车企业来说,网络乱象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与公关压力,干扰企业正常的研发、生产与经营活动。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非理性的竞争、低水平的“内卷”,严重阻碍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降低汽车行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质量。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次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通过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深入分析研判,强化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处置力度,依法关停曝光违规账号,深挖背后公关公司、营销团队及涉事车企,严肃打击惩治。这一系列举措,有望从源头上遏制网络乱象的滋生,为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当然,专项整治行动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根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还需久久为功、多方合力。网络平台企业需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争议标签等产品功能,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汽车企业要自觉抵制各种网络乱象,回归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的正确轨道,以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共筑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基石。

六部门“亮剑”,汽车行业生态“清朗”可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必将得到有效净化,汽车产业定会迎来更加健康有序、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常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