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党建创新 > 正文

【党建创新】持之以恒强作风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党建创新2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常抓不懈的韧劲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作风建设,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将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前进方向。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作风建设的深度,更关乎事业发展的成败。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与时代内涵。通过建立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着力克服学习中的形式主义,摒弃照本宣科、走过场、重痕迹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同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锤炼,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践行群众路线,凝聚磅礴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推动干部下沉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在调研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建立民情民意定期研判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限期办结、及时反馈。坚决整治政策执行中的简单化、“一刀切”等问题,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符合实际、顺应民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激励实干担当,提升发展质效。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上。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完善差异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等环节紧密结合。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容错纠错情形和程序,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要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倒逼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要教育引导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深化标本兼治,涵养政治生态。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定期开展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要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剖析,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补短板,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持续向好,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人民政府 陈宇轩)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