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须摒弃“一阵风”的思维和“临时抓”的观念,要把握好“常”“长”二字,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向深入。
筑牢思想堤坝,就要时时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深刻认识长期抓、常态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行稳致远。要深悟不在“快活三里”久留的哲理,只有常念作风纪律“紧箍咒”,拧紧思想“总开关”,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方能一步步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
要防止“四风”问题“故伎重演”,就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狠功夫,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杜绝问题反弹。要把握作风建设地域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表现,深入剖析成因,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系统问题、行业问题、共性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确保纠治“四风”既除病症、又除病根,取得长效。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具有风向标作用。抓住“关键少数”、盯住关键岗位、看住重要领域、扭住重要节点,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一贯到底,定能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要作示范、立标杆、带好头,带头破除歪风邪气,形成“头雁效应”。
抓常才能形成习惯。纠治“四风”重在“经常”。要拿燕子垒窝的恒心、蚂蚁啃骨的韧劲,经常抓、抓经常,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日常、落实到生活当中,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形成“肌肉记忆”,让党员干部养成时刻绷紧纪律作风之弦的好习惯。要做好经常性监督执纪,拓展监督手段,延伸监督触角,紧盯老问题和新动向,始终高悬“执纪利剑”,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抓长才能养成风气。抓常是基础,抓长是升华,好的作风需在长期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孕育形成。纠治“四风”重在“持久”。要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精准施策、重点发力,让群众透过一件件“小事”,看到党员干部实实在在的作风变化。要建立常态长效制度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多方力量,织密监督网络,实现从“一时严”到“长期治”,“当下改”到“长久立”的转变,让严的作风、好的风气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