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数智赋能中华文化“出海”又“出彩”

【摘要】数智时代,中华文化出海呈现从单点、单类别走向全行业集群式出海新格局,实现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出圈”的跨越。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出彩”是文化意义生成和传播过程,亟须中华文化出海向数智技术创新力、文化内容原创力与文化制度创新力协同的出海范式转变,即以“三力”模式来持续推进文化软实力提升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基于此,将我国优秀文化基因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将中华文化资源与数字资产深层交融,将现代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协同,基于数智赋能与文化自信自强底座,打造由数智技术创新力+文化内容原创力+文化制度创新力主导的中国式文化出海共创模式,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向建成文化强国坚定前行。

【关键词】中华文化出海 文化强国 数智赋能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数智赋能中华文化海外“出圈”: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出彩

从故宫文创、《唐宫夜宴》等国潮文化海外“出圈”被追捧从而重构商业逻辑,《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文化市场掀起东方美学风潮,到“春节”“北京中轴线”等成功申遗,中华文化的内容底蕴被深度挖掘和多态呈现,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吸引力、传播力与影响力日渐显现,并呈现三个维度的新特征。

数智赋能文化“出海”呈现文化“出彩”的新图景。数智时代的文化出海是在深刻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立足“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关注文化获得感、文化自信感与文化幸福感的表达,推动实现从“出海”到“出彩”。和以往的文化出海阶段不同的是,伴随全面数字化、深度智能化的数字文明新阶段,数智赋能文化“出海”呈现新表征,即基于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的优势,走向中华文化“出海”又“出彩”的新图景。一方面,中华文化出海掀起东方美学风潮,如《原神》《王者荣耀》《三国志》等出海游戏品牌融入大量中国非遗技艺、经典戏曲、历史人物等东方元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演绎,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文化原创力集中爆发,如《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融入四川地域文化与三星堆青铜器元素,《封神演义》角色和场景体现道家“顺其自然”与儒家“修身立命”的中国哲学思想共创共生。与此同时,文化原创力赋能下的TikTok(短视频平台)、BIGO LIVE(直播平台)、StarMaker(音乐平台)、MICO(社交平台)、ReelShort(短剧平台)等成为文化出海的平台代表①。此外,云游戏、网文、短视频企业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领域的技术投入显著增强,出海游戏企业高频采用AIGC优化辅助角色、美术设计、人工智能多语言本地化和精准投放等,不断提升文化出海竞争力。由此,文化原创力+数智化技术助推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文化出彩”形成发展新图景。文化出海新图景契合数智时代现代文化传播的流动性与动态变迁性,实现内容与时俱进的创新。

文化出海成为驱动文化强国建设加速度的自信底蕴。文化产品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出海的主体。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出彩”,既映射出面向建成文化强国的出海目标,又意味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文化出海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建设一脉相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优秀文化作品海外“出圈”,彰显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不断厚植文化软实力。例如,《唐宫夜宴》在海外社交媒体被高频关注,基于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黑神话:悟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并获英国金摇杆奖,《哪吒之魔童闹海》创历史新高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名……说明兼具文化思想、艺术审美与数字技术的中华文化出海成为新趋势与新潮流,赋能文化强国建设,并从涵养文化自觉向增强文化自信进阶。

文化出海模式从单点、单类别向全行业集群式出海转变。数字平台通过算法推荐形成的传播网络,正消解地理边界对文化流动的制约,进一步打破文化全球传播的时空限制。我国文化出海IP从单一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散点,开始向多个文化科技融合典型连点成线的集群式出海转变,日益走向全球文化市场中心舞台,发挥引领作用。从2021—2023年文化类APP出海营收数据来看(见图1),2023年中国占全球近38%,稳居全球第一;美国占比近27%,英国占比约9%,韩国占比约8%。从具体行业来看,以腾讯、米哈游、莉莉丝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游戏公司,打造完整成熟体系的出海品牌,匹配国际化运作能力,成为文化出海企业典范;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中文在线旗下的ReelShort,以及不断优化和迭代算法推荐系统与视频编辑工具的TikTok等,集群出海之势日渐形成。此外,文化IP集群出海生态逐渐形成,形塑IP全产业链运营格局。例如,IP改编剧集《庆余年2》在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全球播出,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实现多语种字幕“48小时全球同步上线”,成为该平台播放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电视剧,并带动原著小说海外销量大幅增长。

4

文化出海角色从全球价值链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数智时代的全球文化传播,已从单向度输出模式,跨越至内容生产者、平台与用户等融合参与主导的生态式共创共建模式。特别是,伴随TikTok重新定义短视频社交规则,小红书成为全球化社区,字节跳动推荐算法授权海外媒体,腾讯生态带动千余家中小文创企业出海,DeepSeek拓展人工智能发展路径②……我国文化出海从消费级应用向底层技术转向,从“模式复制”转向“技术输出”,标志着我国文化出海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推下,正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向主导者地位攀升。一方面,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持下,以大模型/AIGC、XR(扩展现实)技术、传感器技术、5G技术、区块链为核心支撑的文化出海,呈现出文化生产智能化、沉浸式体验化、数字文化资产化、虚拟智能人机协同等新型特征;另一方面,当前进入数智赋能“中国式创新”爆发阶段,形成以华为的5G标准、TikTok的算法推荐、米哈游的开放世界引擎技术、DeepSeek的大模型技术突破等出海典型的大集聚。例如,《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新增出海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了20倍。在网文畅销榜排名前一百的作品中,人工智能翻译作品占42%。③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网文出海步伐,实现全球共创IP从内容出海到模式出海的转变。

新型文化折扣与同质化困局:中华文化出海新挑战

我国文化出海从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娱乐产品打开文化市场的初级阶段,开始走向基于IP构建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价值沉淀阶段,而从国际形势与国家文化安全维度来看,还面临数智时代如何可持续高质量出海的新挑战与新阻滞,使得我国文化出海契机与挑战并存。

文化走出去面临数智时代新型文化折扣。海外市场面临着“走出去容易,走进去难”以及文化折扣等带来的文化壁垒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文化出海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进入海外市场可能会遭遇文化壁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偏好,如果没有进行本土化创新,在海外文化市场就难以引发情感共鸣。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隐私政策变动等因素,监管和政策趋向严格,增加出海难度和运营成本。例如,欧洲和北美地区对数据隐私的监管日趋严格,跨国运营游戏企业的跨境数据传输面临境外数据传输监管。

面临部分西方国家打压的挑战与风险。部分欧美国家长期主导全球文化输出,建立起全球影响力,形成国际文化市场话语权。全球文化出海格局主要由美国的好莱坞、百老汇等文娱企业,以及暴雪娱乐、苹果、谷歌、Meta(脸书)等文化科技巨头所掌控,但伴随中国网络文学、网络游戏企业等的成功出海,正打破传统的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主导格局,可能引发部分西方国家从政府到科技界和资本界的打压。部分西方国家长期以刻板印象解读东方文化,强化“东方”与“西方”的对立,影响东西方间的互动与理解,导致出海阻力加大。欧美对网文平台实施更严格的审查,限制中国IP的快速扩张。美国宣称构建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中国文化出海的不确定性增加。欧盟构筑横跨数据、算法与硬件的“数字马奇诺防线”,以“文化多样性保护”为由要求ReelShort(短剧平台)增加欧洲本土内容比例,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使中国企业出海合规成本增加。美欧还分别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与《数字市场法》等构筑技术壁垒,如TikTok已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多国遭遇审查。

数据主权是国家传统主权的拓展,关涉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文化发展机遇与总体国家文化安全。欧美各国的数据新规和人工智能新规形成复杂的“监管迷宫”,导致我国文化出海企业需要重构数据架构,从而使算力成本以及海外合规支出大幅增加。全球数据跨境流动量增长,其中多国数据不断流向美国。为实现数据霸权,美国将“长臂管辖权”扩展至数据领域,导致霸权国家以“合法”和“自由”之名实施数据主权侵犯。欧洲市场用户实名制要求,可能会被视为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引发监管部门关注。此外,文化出海IP改编品牌在全球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运作能力不足。文化出海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取决于内容生产、运营、发行等全链条的协同。目前,我国文化出海产品IP的国际跨媒介运营矩阵构建仍然不足,缺乏打造具有长期价值和广泛影响力IP的战略思维和全产业链协同能力。

核心技术瓶颈与同质化困局有待突破。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关键技术的依赖性将制约产业国际话语权。目前,我国文化出海仍然存在技术依赖——文化出海链条中核心技术和顶端技术依赖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底层开发技术、引擎技术、工具链整合技术等核心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公司,国产人工智能芯片性能与英伟达等的差距导致高端渲染等应用受限,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海外适配性和语料库质量带来人工智能文化应用的生态壁垒。例如,广泛使用的游戏引擎如Unity和Unreal Engine由国外公司开发并主导,而制作规模宏大、技术要求极高的3A游戏领域也存在明显短板,不仅限制国产游戏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上的空间,而且导致在技术更新和应用方面受制于人,进一步削弱文化企业在技术积累和创新方面的动力,使其在与国际一流文化企业长期竞争中容易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出海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在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存在深层差异,成功的文化出海传播需历经本土化、融合、创新三个阶段。目前,我国走进主流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出海实现了本土化与初步的融合化,但扎堆“游戏”“网文”“短视频”等类别,存在同质化困局。例如,国产游戏集中在移动端赛道,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倾向于模仿美日韩画风和设定,导致文化市场充斥着在题材、角色设计、剧情设置等方面高度雷同的产品,无法有效激起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影响文化市场表现和IP化发展的潜力。此外,算法黑箱带来价值渗透与偏见扩大化风险。智能算法下信息茧房作用,易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片面理解,加剧刻板印象,影响我国文化出海的自主性。

面向建成文化强国:基于“三力”模型的数智赋能文化出海跃迁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集群塑造的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AIGC技术从“选择性介入”走向“整体融合”,成为数智时代建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中华文化出海共创模式的技术底座与现实机制。按照文化循环理论,文化意义通常通过生产、消费、认同、规制、表征五个环节动态生成。从“文化出海”到“文化出彩”是文化意义生成和传播过程,亟须中华文化出海向数智技术创新力、文化内容原创力与文化制度创新力协同的出海范式转变,即以“三力”模式来持续推进文化软实力提升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全新发展阶段。基于此,将我国优秀文化基因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将中华文化资源与数字资产深层交融,将现代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协同,基于数智赋能与文化自信自强底座,打造由数智技术创新力+文化内容原创力+文化制度创新力“三力”主导的中国式文化出海共创模式(见图2),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向建成文化强国坚定前行。

5

数智技术创新力: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夯实中华文化数字化出海基座。发挥数智技术前瞻性对文化出海的牵引作用,利用数智赋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话语权。首先,加大数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算力联盟,突破Chiplet(芯粒)等先进封装技术,提升实时渲染技术、物理模拟引擎、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构筑文化大数据底座安全共享基础上的数字文化产业出海体系。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含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全国138家动画公司参与。制作团队自主研发“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原创技术,将传统水墨技法融入其中,标志着中国动画工业化的高水平跃升。其次,加快数智文化科技标准的制定。发挥数智文化科技标准的全球引领性,在吸收全球最新技术成果基础上,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协同,形成更加开放和协同的创新生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文化科技伦理数据库,赋能高质量人工智能文化出海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以数智技术为基座,打造标准化与高效能的完整数字文化产业人工智能体系。加快建设AIGC开放平台,支持开发者快速适配本地市场,优化和做强创意、研发、创制、测试、发行、运营、营销、管理等完整数字文化产业供应链体系,构筑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特别是加快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中文语料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本土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集群,赋能文化企业高质量出海。

文化内容原创力:打造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跃升的出海闭环。只有具有本土文化精髓思想深度、具备普遍情感共鸣和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原创内容,才能塑造长期影响力。文化原创力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核,是赓续文化精神内涵与塑造旺盛生命力的核心支撑,是文化出海构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的保障。一方面,树立长期战略意识打造文化原创力,立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精神文化之美,发挥中华文化的社会渗透性与引导性功能,加强数智时代文化出海中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文化市场脱颖而出,主创团队的十年磨一剑成为文化原创力的典范,也成为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出海品牌。另一方面,基于打造文化原创力的目标,在“美美与共”的传承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内涵式创新。文化原创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压力—适应—成长”动态过程融入出海目标国的新文化环境。例如,在米哈游《原神》的开放世界中,通过“提瓦特大陆”的世界观设计将东方哲学与西方奇幻叙事完美结合,通过蒙德城(欧陆风格)与璃月港(中国风)的差异化设计,使不同文化背景玩家找到情感共鸣点。基于此,建立跨文化理解的人工智能训练范式,通过与现代数智技术结合,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的内核,将核心价值观、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现代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创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风特色和文化深度的IP集群,在全球文化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起与海外受众的文化情感链接。此外,因地制宜跨越文化壁垒。全球化与本土化并非对立,文化原创作品传播需通过“全球本土化”策略实现适应性改造,达成全球协作与本土创新相协同的目标。鉴于此,我国文化出海产品亟须构建“文化基因解码—编码”模式,培育既保留东方美学的中式元素,又符合他国叙事逻辑的融合题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文化形成互利关系;不断提升国际数字文化传播与市场运营能力,构建文化出海传播矩阵,组建跨国复合型传播与运营人才团队,利用智能传播矩阵指数级放大传播半径,优化中华文化的全球化表达,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文化制度创新力:预见性制度安排前瞻性赋能文化出海持续高质量跃迁。面向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制定预见性前瞻性文化出海政策体系。一是做好文化出海的预见性制度设计安排,实现制度创新体系和数智技术治理体系协同。数智技术在实现文化出海资源共享、优化文化出海资源配置、畅通文化需求表达、化解文化出海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亟须利用数智技术辅助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多维度提升文化出海制度的效能。与此同时,加快版权保护,建立“数字版权快速维权机制”、“多中心”全球服务器布局以及内容审核体系,简化和优化跨境交易流程,从而加快出海进程。二是构建助推文化出海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的国家文化安全制度,将文化出海政策创新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安全力提升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将文化出海提升至国家战略能力建设高度。建立“文化出海创新联盟”,积极参与全球文化话语权体系建设,拓展国际视野,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有益发展经验,激发我国文化出海制度创新活力。三是分类制定明确的文化出海标准和公开的反馈机制,抢占规则制定权。构建权变式“文化出海标准体系”,转化为可量化的算法参数,为人工智能赋能提供实时文化校准,使文化出海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文化产品;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和共同制定文化出海行业标准,通过制度创新抢占规则制定权,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出海目标。四是建立与时俱进的数据主权保护机制和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引导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化大数据分类管理、数据出境审查等,加强对数字文化产品的版权登记、版权审查和动态监测,为数智赋能文化出海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出海的“强链工程”,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出海数据集,设立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出海基金,支持文化企业并购海外技术团队实现集群出海,从而持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087)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臧志彭、解学芳:《加快推动数字文化出海高质量发展》,《人民论坛》,2024年第23期。

②臧志彭:《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国重构》,《中国文化报》,2025年3月11日。

③许旸:《AI助力中国网文加速出海,掀起“全球共创IP”新浪潮》,《文汇报》,2024年12月16日。

责编/李丹妮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